2025年11月上半旬 零跑汽车车身材料创新:轻量化技术如何提升竞争力

分析零跑汽车车身材料创新战略,包括高强度钢、铝合金、碳纤维应用,及其对续航、成本与市场份额的影响,揭示其技术驱动的市场突破路径。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7 分钟

零跑汽车车身材料创新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零跑汽车的战略定位与材料创新的行业背景

零跑汽车(09863.HK)作为2022年上市的新能源汽车(NEV)新势力企业,其核心战略围绕“智能+电动”双驱动,而车身材料创新是其实现产品差异化、提升续航能力及降低综合成本的关键路径之一。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轻量化已成为车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据行业数据,车身重量每降低10%,续航里程可提升5%-8%,同时电池成本可降低约10%[0]。零跑汽车作为专注于“性价比+技术迭代”的车企,其车身材料创新不仅关乎产品力,更影响其在中低端新能源市场的份额巩固与向上突破。

二、零跑汽车车身材料创新的具体方向与进展

(一)高强度钢与铝合金的混合应用:成本与性能的平衡

零跑汽车早期车型(如T03、C11)已采用“高强度钢+铝合金”混合车身结构,其中高强度钢占比约60%,铝合金占比约40%[0]。这种组合既保证了车身刚性(满足C-NCAP五星安全标准),又实现了约15%的重量 reduction(相较于传统钢车身)。2024年推出的C01车型进一步优化了材料配比,将铝合金应用扩展至车门、引擎盖等部件,使车身重量较同级别车型轻约100kg,续航里程提升至717km(CLTC工况),成为其核心卖点之一。

(二)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尝试:高端车型的技术储备

针对高端市场(如即将推出的S系列),零跑汽车已启动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的研发与测试。2025年上半年,零跑与国内碳纤维龙头企业(如中复神鹰)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低成本碳纤维车身部件”(如车顶、侧围)[0]。据透露,其目标是将碳纤维部件的成本降低至传统钢部件的1.5倍(当前行业平均为2-3倍),从而实现高端车型的轻量化(目标重量 reduction 20%)与品牌溢价。

(三)新型塑料材料的应用:降低非结构件重量

在非结构件(如内饰、保险杠)方面,零跑汽车采用了“聚丙烯(PP)+玻璃纤维”增强材料,替代传统ABS塑料,重量降低约20%,同时成本降低约15%[0]。此外,其正在测试的“生物基塑料”(如聚乳酸(PLA))有望进一步提升材料的环保属性,符合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要求,为未来出口欧洲市场奠定基础。

三、车身材料创新对零跑汽车的财务影响分析

(一)研发投入:短期压力与长期回报

零跑汽车的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三电系统+智能驾驶+材料工艺”三大领域,其中材料创新的研发投入占比约15%-20%(2023年研发投入总额为18.6亿元)[0]。虽然短期来看,碳纤维等新型材料的研发与供应链搭建会增加成本,但长期而言,材料创新带来的续航提升与成本降低将显著改善产品毛利率——以C01车型为例,其铝合金车身的应用使电池成本降低约8000元/辆,而材料成本仅增加约3000元/辆,单辆车毛利提升约5000元[0]。

(二)供应链协同:垂直整合与成本控制

零跑汽车通过“垂直整合+本地化供应链”策略,降低材料创新的成本风险。例如,其与铝合金供应商(如南山铝业)建立了长期排他性合作,锁定原材料价格(较市场均价低约10%);与碳纤维企业的合作则采用“联合研发+产能共享”模式,降低了前期设备投入(约节省30%)[0]。这种模式使零跑在材料创新的同时,保持了产品的性价比优势(如C01的起售价为15.98万元,较同级别竞品低约2万元)。

四、车身材料创新对市场表现的影响

(一)产品竞争力提升:续航与价格的双重优势

零跑汽车的材料创新直接转化为产品竞争力——C01车型凭借“717km续航+15.98万起售价”的组合,上市3个月内订单量突破5万辆,成为2024年中低端新能源市场的“爆款”[0]。其轻量化设计不仅吸引了注重续航的家庭用户,也降低了电池衰减速度(据测试,10万公里后电池容量保持率较同级别车型高约5%),提升了二手车残值(约高10%)。

(二)投资者预期:技术迭代的长期价值

零跑汽车的材料创新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2024年,其研发投入占比(12.3%)较2022年(8.1%)提升了4.2个百分点,而股价在2024年下半年上涨了约35%(同期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0%)[0]。机构投资者(如高盛、摩根士丹利)在研报中指出,零跑的“材料创新+成本控制”能力使其在中低端市场的份额有望从2024年的8%提升至2026年的12%[0]。

五、结论与展望

零跑汽车的车身材料创新是其“技术驱动+性价比”战略的重要支撑,通过“混合材料+碳纤维储备+新型塑料”的组合,实现了成本、性能与续航的平衡。短期来看,研发投入与供应链搭建会带来一定的财务压力,但长期而言,材料创新将提升产品竞争力、改善毛利率,并巩固其在中低端新能源市场的地位。

展望未来,随着碳纤维成本的进一步降低(预计2026年将降至150元/kg),零跑汽车的高端车型(S系列)有望实现“轻量化+高端化”的突破,从而进入15-25万元的中高端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此外,其与国内材料企业的战略合作(如中复神鹰)也将推动国内新能源材料产业的升级,形成“车企+材料企业”的协同效应。

总体而言,零跑汽车的车身材料创新不仅是产品迭代的需要,更是其实现“从性价比到技术引领”转型的关键步骤,有望为其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