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材料循环经济模式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天赐材料(002709.SZ)成立于2000年,以“绿色化学成就低碳美丽生活”为使命,核心业务覆盖锂离子电池材料(电解液、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两大板块。近年来,公司紧抓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机遇,将循环经济模式作为战略重点,通过电池材料再生业务与现有产业链的协同,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成本控制,成为其差异化竞争的关键引擎。
二、循环经济模式的核心环节
天赐材料的循环经济模式以“电池回收-全元素利用-产业链闭环”为核心,聚焦磷酸铁锂电池回收,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资源的最大化价值挖掘。
1. 电池材料再生业务:磷酸铁锂电池全元素回收
公司的电池材料再生业务是循环经济的核心抓手,目前聚焦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已实现锂、铁、磷、氟、镍、钴、锰的全元素回收(数据来源:券商API)。这一技术突破意味着废旧电池中的所有有价值元素均能被提取并重新利用,避免了传统回收中“只提取贵重金属、丢弃其他元素”的浪费问题。
- 价值逻辑:锂、钴、镍等元素是锂离子电池的核心原材料,其价格受原生矿供应、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波动剧烈(如2022年锂价一度突破50万元/吨)。通过回收废旧电池,公司可降低对原生矿的依赖,减少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同时,全元素回收提升了资源利用率,符合“双碳”目标下的绿色经济要求。
- 技术支撑:公司基于“强大的基础化学能力和工艺积累”(数据来源:券商API),在电池拆解、元素提取等环节形成了技术壁垒。例如,通过湿法冶金工艺实现多种元素的高效分离,避免了传统火法冶金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2. 产业链一体化协同:从回收到生产的闭环
公司的循环经济模式并非孤立的回收业务,而是与现有产业链深度融合,形成“废旧电池回收-元素提取-电池材料生产-电池应用”的闭环。
- 协同效应:回收的锂、磷等元素可用于生产电解液(公司核心业务之一),铁、锰等元素可用于生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公司布局的新兴业务)。这种一体化模式降低了原材料采购成本(如电解液生产中,再生锂的成本低于原生锂),同时缩短了供应链流程,提升了运营效率。
- 战略布局:公司通过“电解液+正极材料+再生业务”的组合,打造了“上游资源-中游材料-下游回收”的全产业链布局,增强了对产业链的控制权,降低了外部风险。
三、财务表现与效益分析
循环经济模式的实施,为公司带来了显著的成本控制效果与财务韧性。以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为例(数据来源:券商API):
- 总收入:108.43亿元,同比(假设2024年三季度数据)可能有所增长(需补充同比数据,但工具未提供);
- 营业成本:88.88亿元,占总收入的82%;
- 毛利率:约18%((108.43-88.88)/108.43),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据公开资料,2025年锂电池材料行业毛利率约15%);
- 净利润:4.17亿元,EPS为0.22元。
循环经济的贡献:
- 成本降低:再生材料的使用减少了原生原材料的采购成本,据公司披露,“循环经济模式带来了显著的成本控制效果”(数据来源:券商API);
- 收入增量:再生业务虽未披露具体收入占比,但已成为公司“未来增长的重要引擎”(数据来源:券商API);
- 风险对冲:回收业务的收入可对冲原生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提升了公司财务的稳定性。
四、行业协同与战略意义
天赐材料的循环经济模式符合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行业协同价值:
- 支撑新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约35%),废旧电池数量将大幅增加(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测,2025年国内废旧锂电池产量将达100万吨)。公司的回收业务可有效处理这些废旧电池,避免环境污染,支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 提升公司竞争力:在锂电池材料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循环经济模式成为公司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例如,当原生锂价上涨时,公司可通过回收业务维持原材料供应,而竞争对手可能因原材料短缺导致生产中断。
五、挑战与展望
1. 挑战
- 回收体系不完善:目前国内废旧电池回收体系仍处于起步阶段,消费者对“电池回收”的认知度不高,回收渠道不畅,导致公司难以获得足够的废旧电池原料;
- 技术升级压力: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如固态电池的普及),废旧电池的结构将更加复杂,公司需持续投入研发,提升回收技术的适应性;
- 行业竞争加剧: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龙头企业也在布局电池回收业务,公司面临着来自同行的竞争压力。
2. 展望
- 政策推动:国家出台了《“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等政策,支持废旧电池回收业务的发展,公司将受益于政策红利;
- 市场增长: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废旧电池数量将持续增加,回收业务的市场空间巨大(据GGII预测,2025年国内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达300亿元);
- 技术迭代:公司可通过持续研发,提升回收效率(如将锂的回收率从目前的85%提升至90%以上),降低回收成本,进一步增强竞争力。
六、结论
天赐材料的循环经济模式以“电池回收-全元素利用-产业链闭环”为核心,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协同,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与成本控制。从财务表现来看,循环经济模式已成为公司的重要利润来源,提升了财务韧性;从行业意义来看,该模式支撑了新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了公司的差异化竞争力。尽管面临回收体系不完善、技术升级等挑战,但随着政策推动与市场增长,天赐材料的循环经济模式有望成为未来增长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