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上半旬 零跑汽车毛利率改善原因分析:五大核心驱动因素

本文深入分析零跑汽车毛利率改善的五大核心驱动因素,包括规模效应、产品结构升级、电池成本控制、供应链优化和生产效率提升,展望其未来盈利前景。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零跑汽车毛利率改善原因的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零跑汽车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新兴玩家,自2021年上市以来,毛利率经历了从深度负值(2023年约-10%)到逐步收窄(2024年约-2%)的修复过程,2025年有望实现转正。毛利率的改善是企业盈利质量提升的核心标志,背后反映了公司在规模效应、产品结构、成本控制、供应链管理等多维度的优化。本文基于新能源汽车行业规律及零跑汽车公开信息(含券商研报推断),从五大核心角度分析其毛利率改善的驱动因素。

二、毛利率改善的核心驱动因素

(一)交付量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单位固定成本分摊下降

毛利率的基础逻辑是“规模摊薄成本”,零跑汽车的交付量增长是其毛利率修复的核心支撑。

  • 数据支撑:2024年零跑交付量约14万辆(同比增长35%),2025年目标交付量约20万辆(同比增长43%)。随着交付量从10万辆级向20万辆级跨越,公司的**固定成本(如工厂折旧、研发投入、管理费用)**将分摊到更多车辆上,单位固定成本显著下降。例如,2023年零跑单辆车固定成本约1.5万元,2024年降至1.1万元,2025年预计进一步降至0.8万元(券商研报推断)。
  • 规模效应的传导:交付量增长不仅降低了固定成本,还增强了公司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详见“供应链优化”部分),形成“量增→成本降→毛利升”的正向循环。

(二)产品结构升级:中高端车型占比提升拉动ASP与毛利率

零跑汽车的产品矩阵从“中低端为主”向“中高端倾斜”的升级,是其毛利率改善的关键变量。

  • 产品结构变化:2023年,零跑的主力车型为低端纯电小车T03(售价约7-9万元),占比约60%;2024年,中高端车型(C11纯电/增程版、C01纯电版,售价约15-25万元)占比提升至40%;2025年,随着C01增程版、C12(全新中大型SUV)的推出,中高端车型占比预计将达到60%以上。
  • ASP与毛利率的提升:中高端车型的ASP(平均售价)显著高于低端车型(如C01增程版ASP约20万元,T03约8万元),且中高端车型的毛利率更高(约10%-15%,而低端车型约-5%至0%)。产品结构的升级直接拉动了整体ASP的提升(2024年ASP约12万元,2025年预计升至15万元),同时提高了高毛利车型的收入占比,推动整体毛利率修复。

(三)电池成本控制:技术进步与原材料价格下降双驱动

电池成本是新能源汽车的最大成本项(占比约40%),零跑汽车在电池技术与成本控制上的突破,是其毛利率改善的重要支撑。

  • 技术进步降低单位成本:零跑自主研发的CTC(Cell to Chassis)技术(电池直接集成到底盘),减少了电池包的零部件数量(如取消传统电池包的外壳、冷却系统),降低了电池包的重量(约减轻10%)和成本(约降低15%)。2024年,零跑CTC技术已应用于C11、C01车型,单位电池成本从2023年的1500元/kWh降至1200元/kWh;2025年,随着CTC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单位电池成本预计将进一步降至1000元/kWh以下。
  • 原材料价格下降:2023年以来, lithium(锂)价格从高位(约50万元/吨)下跌至2025年的约20万元/吨,钴、镍等原材料价格也持续回落。原材料价格的下降直接降低了电池的生产成本,零跑通过与电池供应商(如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签订长期协议,锁定了原材料价格,进一步控制了电池成本。

(四)供应链优化:议价能力提升与本地化协同

供应链管理的优化是零跑汽车降低成本、提升毛利率的重要手段。

  • 供应商集中度提升:零跑通过优化供应商体系,将供应商数量从2023年的200家减少至2024年的150家,核心零部件(如电池、电机、电控)的供应商集中度提升至80%以上。供应商集中度的提升增强了公司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降低了零部件采购成本(约下降5%-8%)。
  • 本地化供应链协同:零跑的生产基地(浙江金华、杭州)位于长三角地区,周边聚集了大量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如万向集团、华域汽车)。公司通过本地化采购,减少了物流成本(约下降3%-5%),同时加强了与供应商的协同开发(如共同开发定制化零部件),降低了研发与生产成本。

(五)生产效率提升:产能利用率与自动化率双提高

生产效率的提升降低了单位生产制造成本,是零跑汽车毛利率改善的基础支撑。

  • 产能利用率提升:2023年,零跑金华工厂的产能利用率约70%;2024年,随着交付量的增长,产能利用率提升至90%以上;2025年,杭州工厂(产能20万辆/年)的投产,将进一步提高整体产能利用率(预计达到95%)。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摊薄了单位固定生产成本(如工厂折旧、人工成本)。
  • 自动化率提升:零跑工厂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如焊接生产线自动化率约90%,装配生产线自动化率约70%),减少了人工成本(约下降10%-15%),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单辆车生产周期从2023年的48小时缩短至2024年的36小时)。

三、结论与展望

零跑汽车毛利率的改善是规模效应、产品结构升级、电池成本控制、供应链优化、生产效率提升五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025年,随着交付量的进一步增长(目标20万辆)、中高端车型的持续推出(C12、C01增程版)、CTC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单位电池成本降至1000元/kWh以下),零跑汽车的毛利率预计将实现转正(约5%-8%),并逐步向行业平均水平(约10%-15%)靠拢。

未来,零跑汽车需继续强化技术研发(如800V高压平台、半固态电池)、产品结构升级(向高端市场渗透)、供应链协同(与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保持毛利率的持续改善,实现盈利的可持续增长。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券商研报推断及新能源汽车行业公开信息,具体数据以零跑汽车2025年年报为准。)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