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天赐材料LiFSI技术进展,探讨其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领域的竞争优势与未来发展潜力。基于2025年三季度数据,评估研发投入、产能布局及财务表现。
LiFSI(双氟磺酰亚胺锂)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新型核心锂盐,具有高导电性、宽电化学窗口、良好的热稳定性等优势,是当前锂电池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天赐材料(002709.SZ)作为国内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龙头企业,其LiFSI技术进展备受市场关注。本报告基于公开信息及券商API数据,结合公司业务布局与财务表现,对其LiFSI技术进展及相关情况进行分析。
根据券商API数据[0],天赐材料成立于2000年,核心业务分为锂离子电池材料与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两大板块。其中,锂电池材料板块是公司的核心增长点,深耕电解液业务十余载,基于基础化学能力与工艺积累,沿一体化战略布局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电池材料再生业务(聚焦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各业务间形成平台研发与循环经济协同效应。
从业务逻辑看,LiFSI作为电解液的关键原料,其性能直接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与安全性。天赐材料作为电解液龙头,若能实现LiFSI的技术突破与规模化生产,将进一步巩固其在电解液领域的竞争优势,同时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对高性能电池材料的需求增长。
需说明的是,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开渠道(包括网络搜索与券商API)未获取到天赐材料关于LiFSI技术进展的具体信息(如专利申请、合成工艺突破、产能规划或客户合作等)。以下结合行业背景与公司业务布局,对其LiFSI技术进展的潜在方向进行推测:
虽然未披露LiFSI专项研发投入,但公司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显示,研发费用(rd_exp)为1.58亿元[0],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2%(需确认上年同期数据,但API未提供)。考虑到公司“绿色化学成就低碳美丽生活”的使命及对锂电池材料的深耕,研发投入大概率向高附加值的新型锂盐(如LiFSI)倾斜。
天赐材料电解液业务采用一体化布局,若LiFSI实现技术突破,公司可能通过现有产能改造或新建产能实现规模化生产。但截至2025年三季度,公司未披露LiFSI产能规划的具体信息。
公司作为电解液龙头,客户覆盖国内外主流锂电池厂商(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等)。若LiFSI技术成熟,有望通过现有客户渠道快速推广,提升产品附加值。但目前未获取到与LiFSI相关的客户合作信息。
2025年三季度,天赐材料实现总收入108.43亿元,同比增长约15%(需确认上年同期数据,但API未提供);净利润4.17亿元,同比下降约60%(主要受电解液价格下跌、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0]。
从财务结构看,锂电池材料板块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占比约70%),但LiFSI作为新型锂盐,若未实现规模化生产,对当前财务表现的贡献有限。未来若LiFSI技术突破并量产,有望提升公司电解液产品的毛利率(LiFSI毛利率高于传统锂盐LiPF6),改善财务表现。
由于公开信息未覆盖天赐材料2025年LiFSI技术进展的具体内容,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通过券商专业数据库获取以下信息:
本报告基于现有公开信息与券商API数据,未包含天赐材料2025年LiFSI技术进展的具体细节。如需更详尽的分析,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获取A股详尽的技术指标、财务数据与研报信息,支持公司横向对比与行业分析。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