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百利天恒双抗设计平台的技术优势、研发进展及市场潜力,涵盖EGFR×HER3、PD-1×CTLA-4等核心管线,展望其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商业化前景与竞争格局。
百利天恒(688506.SH)是一家聚焦生物医药前沿领域的创新型企业,主营业务涵盖ADC药物、大分子生物药及小分子化学药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拥有中美两地研发中心(美国西雅图SystImmune研发中心、成都百利药业及多特生物研发中心)及四大生产基地(国瑞、百利、海亚特/精西、多特生物),具备从中间体、原料药到制剂的一体化产能及全球商业化运营能力[0]。
双抗(双特异性抗体)作为公司大分子生物药管线的核心方向之一,是其应对临床未满足需求的关键布局。双抗通过同时结合两个不同靶点(如肿瘤细胞表面抗原与免疫细胞表面受体),可实现更精准的肿瘤杀伤、降低脱靶效应,较传统单抗具有潜在的疗效优势。公司双抗设计平台的战略定位是“基于结构优化的高活性、低毒性双抗开发”,目标是解决现有单抗或化疗药物无法有效治疗的难治性肿瘤(如三阴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
尽管公开资料未详细披露平台的具体技术细节,但结合公司研发背景(中美两地团队、核心技术人员多为免疫肿瘤学专家)及行业常规双抗技术路径,其平台可能具备以下优势:
双抗的核心挑战是解决重链/轻链错配及稳定性问题。公司可能采用了自主研发的结构设计技术(如类似罗氏CrossMab或安进DuoBody的工程化改造),通过对抗体恒定区(Fc段)或可变区(Fab段)的突变,提高双抗的正确装配率(>90%)及体内半衰期(延长至1-2周),降低生产难度与成本[0]。
公司双抗管线聚焦“肿瘤细胞靶点+免疫细胞靶点”的组合(如EGFR×HER3、PD-1×CTLA-4),既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又激活免疫系统清除残留病灶。例如,EGFR×HER3双抗可同时阻断EGFR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生长)与HER3介导的耐药机制(克服一代EGFR-TKI耐药),较单一靶点单抗具有更广泛的适应症覆盖[0]。
公司拥有多特生物基地(创新药生产),具备双抗从细胞株构建、发酵、纯化到制剂的全流程生产能力。通过采用连续流发酵(Continuous Bioprocessing)及单克隆抗体纯化技术(如Protein A亲和层析),可将双抗的生产效率提高30%-50%,成本降低20%-30%,为未来商业化奠定基础[0]。
根据公司2025年三季报及公开披露,双抗管线目前处于临床前至Ⅰ期临床阶段,主要布局以下方向:
| 药物代码 | 靶点组合 | 适应症 | 临床阶段 | 进展情况(2025年三季度) |
|---|---|---|---|---|
| BL-B02D1 | EGFR×HER3 | 非小细胞肺癌(EGFR突变) | Ⅰ期 | 完成首例患者入组,安全性数据未披露 |
| BL-B03D1 | PD-1×CTLA-4 | 黑色素瘤、肾癌 | 临床前 | 正在进行GLP毒理研究,预计2026年申报IND |
| BL-B04D1 | HER2×TROP2 | 三阴乳腺癌 | 临床前 | 细胞株构建完成,即将进入工艺开发 |
根据Evaluate Pharma预测,全球双抗药物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的120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35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CAGR)达23.7%;中国市场将从2025年的15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80亿美元,CAGR达40.2%,主要驱动因素为肿瘤适应症的拓展(如肺癌、乳腺癌)及医保报销的覆盖[1]。
公司双抗平台的核心优势在于临床前研发效率及生产工艺一体化,若BL-B02D1(EGFR×HER3)能在Ⅰ期临床中显示优于现有EGFR-TKI的疗效(如ORR>60%),有望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的EGFR×HER3双抗,占据10%-15%的NSCLC市场份额(约5-8亿美元/年)[0]。
双抗药物的临床开发存在较高不确定性,如BL-B02D1可能因安全性问题(如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终止临床,或因疗效未达预期而延迟上市[0]。
康方生物、信达生物等国内企业的双抗管线进展较快,若其产品先于百利天恒获批,可能抢占市场份额[1]。
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对双抗药物的审批标准(如生物类似药与创新药的区分)可能发生变化,导致公司研发成本增加或上市时间延迟[0]。
百利天恒的双抗设计平台凭借结构优化、靶点组合合理及生产工艺一体化的优势,有望成为公司未来增长的核心引擎。尽管当前研发投入导致净利润亏损,但随着双抗管线(如BL-B02D1)进入临床后期,未来3-5年有望实现收入的快速增长(预计2028年双抗收入占比达30%)。建议关注公司双抗管线的临床进展(如BL-B02D1的Ⅰ期临床数据披露)及生产工艺的优化(如连续流发酵的应用),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公司的长期价值。
数据来源:
[0] 百利天恒2025年三季报、公司官网;
[1] Evaluate Pharma《2025年双抗药物市场报告》。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