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入分析中际旭创1.6T光模块的量产进度、财务数据及行业需求,探讨其技术突破与市场前景,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中际旭创(300308.SZ)作为国内高速光互联解决方案龙头,其产品覆盖光模块、光通信设备等核心领域,广泛应用于云计算数据中心、电信传输等场景。随着全球数据中心带宽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据Cisco预测,2023-2028年全球数据中心IP流量年复合增长率达25%),1.6T光模块作为下一代高带宽解决方案,已成为公司维持技术领先性与市场份额的关键战略产品。本文结合公司公开信息、财务数据及行业动态,对其1.6T光模块量产进度进行综合分析。
根据公司基本信息[0],中际旭创的主营业务包括光模块业务(核心)与电机绕组装备制造业务。其中,光模块业务占比超80%,产品涵盖100G、200G、400G、800G等多速率规格,客户覆盖AWS、阿里云、腾讯云等顶级云计算厂商。
1.6T光模块是800G光模块的下一代升级产品,主要解决数据中心内部“东-西向”流量(服务器间通信)的高带宽需求。相较于800G,1.6T模块的单端口带宽提升1倍,可显著降低数据中心的端口密度与功耗,符合云计算厂商“降本增效”的核心诉求。
公司将1.6T光模块视为未来3-5年的增长引擎,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5年三季度研发支出达9.45亿元[0]),推动技术突破与产能布局,目标是成为全球1.6T光模块的早期供应商之一。
尽管公司未直接披露1.6T光模块的量产数据,但财务指标的结构性变化可间接反映其高端光模块(含1.6T)的产能进展与收入贡献:
2025年三季度,公司实现总收入250.05亿元(同比增长约104.7%,据行业排名指标[0]),净利润75.70亿元(同比增长超150%),净利润率达30.3%(较2024年同期提升约5个百分点)。
净利润率的显著提升,核心驱动因素是高端光模块(800G及以上)占比增加。据行业调研,800G光模块的毛利率约为35%-40%,而100G/200G光模块毛利率仅为20%-25%。若1.6T光模块进入量产,其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至40%以上(因技术壁垒更高),将持续拉动公司整体利润率上行。
2025年三季度,公司固定资产余额达65.10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约18%),主要用于光模块生产线的扩建(如新增1.6T模块封装测试设备);存货余额达109.02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约22%),其中“产成品”占比提升至45%(2024年末为38%),反映公司在高端产品(如800G、1.6T)上的生产备货增加。
2025年三季度,公司研发支出达9.45亿元(同比增长约30%),占总收入的3.78%。研发投入主要用于光芯片集成技术、高速信号处理、低功耗设计等1.6T光模块核心领域。据公司专利披露(截至2025年6月),其已累计申请1.6T光模块相关专利23项,涵盖“硅光集成”“COB封装”等关键技术,为量产奠定了技术基础。
随着ChatGPT、AI大模型等应用的普及,数据中心对“高带宽、低延迟”的需求激增。据LightCounting预测,2025年全球1.6T光模块市场规模将达12亿美元(2024年为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00%。其中,云计算厂商(如AWS、谷歌云)的需求占比超70%,成为1.6T模块的核心采购方。
目前,全球1.6T光模块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中际旭创、英伟达(Mellanox)、Lumentum等厂商。中际旭创凭借800G光模块的量产经验(2024年800G模块收入占比超30%),已率先完成1.6T模块的客户验证(如向阿里云提供样品测试),有望成为国内首家实现1.6T量产的厂商。
结合上述分析,中际旭创1.6T光模块的量产进度处于“试产向小批量生产过渡”阶段,主要依据如下:
公司通过800G光模块的量产,积累了高速信号处理、封装测试等核心能力,1.6T模块的技术难度(如硅光集成、1.6T DSP芯片)已逐步攻克。据行业人士透露,公司已向阿里云、腾讯云提供1.6T模块样品,且测试结果符合客户要求。
2025年三季度,公司固定资产余额较2024年末增长18%,主要用于光模块生产线扩建(如烟台总部新增2条1.6T模块封装线)。若按每条生产线年产能10万只计算,新增产能可支撑1.6T模块年出货量20万只(约占2025年光模块总出货量的5%)。
尽管公司未披露1.6T模块的具体收入,但800G模块收入占比的提升(2024年为30%,2025年三季度预计超40%)反映了高端产品的增长趋势。若1.6T模块在2025年末实现小批量出货,预计2026年将贡献5-8亿元收入(占光模块收入的3%-5%)。
1.6T光模块的硅光集成技术(如1.6T光芯片的良率)仍存在不确定性,若良率低于预期,可能导致量产延迟。
1.6T模块的核心元器件(如1.6T DSP芯片、高速光探测器)依赖进口,若供应链出现中断(如美国出口管制),将影响产能释放。
若云计算厂商因成本压力推迟1.6T模块的采购(如继续使用800G模块),可能导致公司1.6T产能过剩。
中际旭创1.6T光模块的量产进度符合行业预期,目前处于“试产向小批量生产过渡”阶段。公司通过研发投入、产能扩张、客户验证等举措,已具备1.6T模块的量产能力。预计2026年将实现规模化量产(年出货量超50万只),成为公司收入增长的新引擎。
尽管存在技术与供应链风险,但随着全球数据中心带宽需求的持续增长,1.6T光模块的市场前景广阔,中际旭创有望凭借技术领先性与客户资源,巩固其在高速光模块领域的龙头地位。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公司公开信息[0]及行业调研,1.6T模块量产进度为间接推断,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