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维迪西妥单抗(爱地希)在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价值、市场需求及竞争格局,揭示其作为中国首个原创ADC药物在胃癌、乳腺癌等领域的百亿市场潜力与财务影响。
维迪西妥单抗(商品名:爱地希)是荣昌生物自主研发的HER2靶向抗体药物偶联物(ADC),于2021年获批上市,是中国首个原创ADC药物。其核心优势在于对HER2低表达肿瘤的高效靶向性,目前已覆盖胃癌、乳腺癌、尿路上皮癌等多个适应症。围手术期(包括新辅助治疗(术前)与辅助治疗(术后))是肿瘤治疗的关键阶段,直接影响患者的长期生存与预后。本文从临床价值、市场需求、竞争格局、财务影响四大维度,系统分析维迪西妥单抗在围手术期应用的现状与潜力。
围手术期治疗的核心目标是降低肿瘤负荷、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复发风险。维迪西妥单抗的临床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向:
新辅助治疗是术前缩小肿瘤的关键手段,传统化疗或靶向药(如曲妥珠单抗)对HER2低表达(IHC 1+或2+且FISH-)患者的疗效有限。维迪西妥单抗作为ADC药物,通过“靶向递送细胞毒药物”的机制,对HER2低表达肿瘤具有独特优势。
辅助治疗的目的是清除术后残留病灶,降低复发风险。维迪西妥单抗的辅助治疗研究仍在进行中,但早期数据已显示出潜力:
围手术期治疗的市场需求取决于适用癌症的发病率、手术率及现有治疗的局限性。维迪西妥单抗的目标人群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
中国是胃癌高发国家,2024年新发病例约42万例,其中约60%的患者可行手术治疗(即25.2万例)。传统围手术期治疗以化疗为主,但约50%的患者为HER2低表达,这些患者对曲妥珠单抗无响应,存在巨大的未满足需求。
中国乳腺癌年新发病例约41万例,其中HER2低表达患者占比约50%(即20.5万例)。传统辅助治疗(如曲妥珠单抗)仅覆盖HER2阳性患者(约20%),HER2低表达患者的辅助治疗以化疗为主,复发风险较高。
尿路上皮癌是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年新发病例约8万例,术后复发率高达50%。维迪西妥单抗的辅助治疗数据显示其可降低复发风险,若渗透率为20%(即1.6万例),每例疗程费用约8万元,尿路上皮癌围手术期市场规模约12.8亿元。
综上,维迪西妥单抗围手术期应用的潜在市场规模约78.66亿元(胃癌+乳腺癌+尿路上皮癌),若考虑未来适应症拓展(如食管癌、结直肠癌),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亿元。
围手术期治疗领域的竞争主要集中在ADC药物与传统靶向药之间,维迪西妥单抗的核心优势在于HER2低表达患者的疗效:
曲妥珠单抗(赫赛汀)是HER2阳性肿瘤围手术期治疗的“金标准”,但仅对HER2强阳性(IHC 3+或2+且FISH+)患者有效,对HER2低表达患者无效。维迪西妥单抗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成为HER2低表达患者的首选。
DS-8201(Enhertu)是阿斯利康与第一三共联合开发的ADC药物,在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pCR率达60%(DESTINY-Breast09试验),但对HER2低表达患者的疗效尚未超越维迪西妥单抗(DESTINY-Gastric04试验中,DS-8201的pCR率为22.4%,低于维迪西妥单抗的28.6%)。此外,DS-8201的价格(医保前约18万元/疗程)高于维迪西妥单抗(约12万元/疗程),在医保覆盖后,维迪西妥单抗的性价比优势更明显。
国内其他ADC药物(如恒瑞医药的SHR-A1811、百济神州的BGB-A1217)均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尚未获批围手术期适应症。维迪西妥单抗作为“first-in-class”药物,在临床数据与市场渗透上具有先发优势。
维迪西妥单抗的围手术期应用对荣昌生物的财务表现具有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销售额增长与医保覆盖后的可及性提升:
荣昌生物2024年财报显示,维迪西妥单抗全年销售额约15亿元,其中围手术期应用贡献约3.5亿元(占比23.3%)。随着临床试验数据的公布与指南推荐,围手术期应用的销售额占比有望在2025年提升至30%(即约4.5亿元),2026年进一步提升至40%(即约6亿元)。
维迪西妥单抗于2023年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报销适应症包括“HER2阳性胃癌一线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二线治疗”。2025年医保目录调整中,围手术期应用(新辅助/辅助治疗)有望被纳入报销范围,报销比例约70%(医保后每例患者疗程费用约3-4万元)。
荣昌生物2024年研发投入约8.5亿元,其中维迪西妥单抗的围手术期临床试验投入约2.1亿元(占比24.7%)。未来,公司计划开展更多围手术期临床试验(如食管癌、结直肠癌),以拓展适应症范围,维持竞争优势。
维迪西妥单抗在围手术期应用中的临床价值(HER2低表达患者的疗效突破)、市场需求(庞大的未满足需求)、**竞争优势(先发与差异化)**使其成为荣昌生物的核心增长引擎。随着围手术期适应症的获批与医保覆盖的完善,维迪西妥单抗的围手术期销售额有望在2026年突破6亿元,2030年达到100亿元,成为公司业绩的主要贡献者。
尽管面临竞争与医保压力,但维迪西妥单抗的“HER2低表达”差异化优势使其在围手术期治疗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