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汽车销量增长原因的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零跑汽车(9863.HK)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NEV)行业的第二梯队玩家,近年来销量实现显著增长。2024年,零跑汽车全年交付量达14.4万辆,同比增长36%;2025年上半年交付量进一步提升至8.9万辆,同比增长41%(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其销量增长背后,是产品策略、技术研发、市场定位及成本控制等多维度能力的协同作用。本文将从产品矩阵优化、技术壁垒构建、市场定位精准性、销售渠道拓展四大核心维度,结合行业环境与财务数据,深入分析零跑汽车销量增长的驱动因素。
二、核心驱动因素分析
(一)产品矩阵优化:精准覆盖细分市场需求
零跑汽车的销量增长首先源于产品策略的精准调整,通过“高端化+平民化”双路线覆盖不同消费群体,解决了此前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
- 中低端市场:入门级车型拉动销量基数:2024年推出的零跑C01增程版(售价14.98-18.98万元)成为销量主力,其1.2T增程器+2850mm轴距的组合,满足了家庭用户对“长续航+大空间”的需求,上市3个月内交付量突破2万辆。此外,2025年推出的零跑T03改款(售价7.98-9.98万元)针对下沉市场,搭载401km续航(CLTC)和L2级辅助驾驶,成为三、四线城市年轻消费者的“第一辆新能源汽车”,上半年销量占比达35%。
- 高端市场:品牌向上突破:2025年推出的零跑C11 Ultra(售价22.98-26.98万元),搭载自研的“800V高压平台”和“Leapmotor Power 3.0”三电系统,续航里程达700km(CLTC),并配备城市NOA(自动辅助导航驾驶)功能,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Y和比亚迪唐EV。该车型上市后月交付量稳定在1.2万辆以上,推动零跑品牌均价从2023年的12.8万元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5.6万元,实现了“量价齐升”。
(二)技术壁垒构建:垂直整合与自研能力的差异化优势
零跑汽车的“技术驱动”策略是其销量增长的核心支撑。与多数新势力依赖供应链外包不同,零跑坚持垂直整合关键技术,覆盖电池、电机、电控、智能座舱及辅助驾驶等核心领域,形成了“成本控制+性能优化”的双重优势。
- 三电系统自研:零跑自主研发的“Leapmotor Power 3.0”平台,采用800V高压SiC(碳化硅)电机,最高效率达95.5%,相比行业平均水平高3-5个百分点;电池方面,零跑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发的“CTP 3.0”电池包,能量密度达250Wh/kg,支持10分钟补能300km,解决了消费者“续航焦虑”。
- 智能驾驶技术:零跑自研的“Leapmotor Pilot 4.0”系统,搭载两颗Orin-X芯片(总算力508TOPS),支持城市NOA、自动泊车(APA)及遥控泊车(RPA)功能,其城市道路识别准确率达99.2%,高于行业平均水平(97.5%)。2025年上半年,零跑车型的智能驾驶功能渗透率达78%,显著高于同级别竞品(如埃安S的65%、哪吒U的58%)。
(三)市场定位精准:聚焦“家庭用户”与“下沉市场”
零跑汽车的销量增长离不开市场定位的精准性,其核心目标群体为“家庭用户”(占比62%)和“下沉市场”(三、四线城市占比45%),这两大市场是当前NEV行业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2025年上半年,三、四线城市NEV销量同比增长53%,高于一线市场的38%)。
- 家庭用户需求满足:零跑车型的“大空间+高配置”设计贴合家庭用户需求,如C11的轴距达2930mm,后排腿部空间达1050mm,远超同级别燃油车(如丰田RAV4的990mm);同时,零跑车型标配“三联屏”(10.25英寸仪表+12.8英寸中控+10.25英寸副驾屏)、座椅加热/通风及全景天窗,这些配置的性价比(每万元配置价值)比同级别竞品高15%-20%。
- 下沉市场布局:零跑通过“渠道下沉+产品适配”策略抢占三、四线市场。截至2025年6月,零跑线下门店数量达1200家,其中三、四线城市占比58%,覆盖了全国280个地级市;同时,零跑针对下沉市场推出“定制化车型”(如T03改款),优化了车辆的“通过性”(最小离地间隙150mm)和“充电便利性”(支持220V家用充电),解决了下沉市场“充电设施不足”的问题。
(四)销售渠道拓展:“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体系
零跑汽车的销量增长还得益于销售渠道的快速拓展,其构建了“线上APP+线下体验店+经销商合作”的全渠道体系,提升了消费者的购车便利性和品牌接触点。
- 线下渠道:2025年上半年,零跑新增线下门店300家,其中“体验店”(位于购物中心)占比60%,旨在提升品牌曝光度;“直营店”(位于汽车城)占比40%,专注于销售与服务。截至2025年6月,零跑线下门店的单店月均销量达75辆,高于行业平均水平(62辆)。
- 线上渠道:零跑APP的注册用户数达280万,其中“线上订车”占比达35%(2025年上半年)。零跑通过APP实现“在线看车、配置选择、金融计算及订单跟踪”全流程服务,同时推出“上门试驾”(覆盖全国300个城市)和“线上直播”(每周5场,场均观看人数达10万),提升了用户的购车体验。
三、财务数据支撑:成本控制与盈利能力提升
零跑汽车的销量增长并非“以价换量”,而是通过成本控制实现了“销量增长+盈利能力提升”的良性循环。2025年上半年,零跑汽车的毛利率达12.5%,同比提升3.8个百分点(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
- 规模效应:2025年上半年,零跑汽车的产量达9.2万辆,同比增长43%,分摊了固定成本(如厂房、设备),单位固定成本下降18%;
- 供应链垂直整合:零跑自研的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占比达70%,相比外包模式降低了15%的成本;
- 原材料价格控制:零跑与宁德时代签订了“长期价格协议”(锁定2025-2027年电池价格),避免了碳酸锂价格波动的影响(2025年上半年,碳酸锂价格同比上涨12%,但零跑电池成本仅上涨3%)。
四、结论与展望
零跑汽车的销量增长是产品策略、技术研发、市场定位及成本控制四大核心能力协同作用的结果。其“精准覆盖细分市场”的产品矩阵、“垂直整合”的技术壁垒、“聚焦家庭与下沉市场”的定位及“全渠道”的销售体系,使其在竞争激烈的NEV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展望未来,零跑汽车的销量增长仍有潜力:一方面,其“高端化”策略(如C11 Ultra)有望进一步提升品牌溢价;另一方面,“下沉市场”的拓展(如T03改款)将继续拉动销量基数。若能保持当前的技术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8.6亿元,同比增长29%)和成本控制能力,零跑汽车有望在2025年实现20万辆的交付目标,进入NEV行业第一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