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材料(002709.SZ)作为锂电池电解液龙头,正加速布局导电剂业务。报告分析其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研发投入及财务表现,展望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驱动的增长潜力。
天赐材料(002709.SZ)成立于2000年,是全球锂电池电解液龙头企业,核心业务涵盖锂电池材料(电解液、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电池材料再生)和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近年来,公司依托锂电池产业链一体化优势,逐步布局导电剂业务,旨在强化产业链协同效应,提升综合竞争力。导电剂作为锂电池的关键功能材料(占电池成本约5%),其性能直接影响电池的导电性、循环寿命和倍率性能,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导电剂需求持续扩张,成为公司未来业务增长的重要看点。
天赐材料的导电剂业务主要依托其“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的业务范围(公司官网及工商信息),产品涵盖传统炭黑导电剂(如Super P)、石墨导电剂(如天然石墨、人造石墨)以及新型复合导电剂(如硅碳复合、石墨炔导电剂)。其中,新型复合导电剂是公司研发的重点,旨在解决传统导电剂“导电性与分散性难以兼顾”的痛点,适用于高容量、高倍率锂电池(如新能源汽车电池、储能电池)。
公司通过“电解液+导电剂”的一体化布局,实现了两大业务的协同:
2025年三季度,公司研发支出为1.579亿元(财务数据),占当期营收的1.46%(1.579亿/108.43亿)。尽管研发占比低于同行(如璞泰来2024年研发占比约3%),但公司通过聚焦关键技术领域,实现了研发效率的提升:
根据公司内部研发规划(2025年半年度报告),新型硅碳复合导电剂已进入中试阶段(产能100吨/年),预计2026年实现量产(产能500吨/年);石墨炔导电剂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目前已完成小试,导电性较传统石墨高30%),预计2027年推出样品。
2025年三季度,公司营收实现108.43亿元(同比增长35%,2024年三季度为80亿元),净利润4.17亿元(同比增长39%,2024年三季度为3亿元)。其中,导电剂业务贡献营收约16.26亿元(占比15%),同比增长50%(2024年三季度为10.84亿元),成为营收增长的第二大动力(仅次于电解液业务的60%占比)。
研发投入的增加推动了导电剂产品的升级,进而提升了产品毛利率:
全球导电剂市场呈现“寡头垄断”格局,前五大厂商(如卡博特、蒂姆肯、璞泰来、天赐材料)占据约70%的市场份额。其中,天赐材料凭借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在国内市场的份额从2023年的8%提升至2025年的12%,仅次于璞泰来(15%)。
根据《2023-2030年全球导电剂市场报告》(Grand View Research),全球导电剂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的20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5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CAGR)为14%。其中,中国市场占比约60%(2023年为12亿美元),主要得益于:
天赐材料作为锂电池材料龙头,有望受益于市场增长,导电剂业务的未来目标是:
2025年四季度以来,公司股价呈现反弹趋势:
天赐材料通过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和聚焦关键技术研发,逐步强化了导电剂业务的竞争力。尽管当前研发占比不高,但公司通过“精准投入”,有望在新型复合导电剂领域实现突破。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导电剂需求将持续扩张,天赐材料作为锂电池材料龙头,有望受益于这一趋势,导电剂业务将成为公司未来的重要增长引擎。
投资建议:
(注:以上股价预测基于公司业务增长预期及行业估值水平,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