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上半旬 三七互娱买量成本趋势分析:短期上升长期优化

本文深度分析三七互娱买量成本变化趋势,揭示其短期因新游戏推广需求成本上升,长期通过精品化、全球化战略优化效率的财务表现与驱动因素。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5 分钟

三七互娱买量成本变化趋势分析报告

一、引言

三七互娱(002555.SZ)作为A股综合型文娱上市企业,以游戏业务为核心,其买量成本(主要体现为销售费用中的流量投放支出)是影响盈利质量的关键因素。在“精品化、多元化、全球化”战略驱动下,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大新游戏推广力度,买量成本呈现阶段性波动特征。本文通过财务数据梳理、战略逻辑分析,揭示其买量成本的变化趋势及驱动因素。

二、买量成本的财务定义与构成

买量成本是游戏企业为获取用户流量而支付的推广费用,主要包括在抖音、微信、应用商店等平台的广告投放支出,属于销售费用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三七互娱而言,买量成本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新游戏上线节奏、推广策略及行业竞争环境,其财务表现为**销售费用率(销售费用/营业收入)**的波动。

三、买量成本变化趋势分析

(一)历史数据回顾:阶段性上升特征明显

根据公司财务数据,2023年以来买量成本呈持续增长态势,主要源于新游戏推广需求:

  • 2023年:公司上线《斗罗大陆:魂师对决》《Puzzles&Survival》等多款精品游戏,为快速抢占市场份额,持续增大流量投放,导致当年销售费用大幅增加(2024年一季度forecast显示,2023年销售费用增长率高于营业收入增长率)。
  • 2024年一季度:新游戏处于推广初期,销售费用增长率显著高于营业收入增长率,销售费用率阶段性上升(公司披露,2024年一季度销售费用大幅增加,主要因新游戏推广期流量投放加大)。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24.61亿元,销售费用达61.99亿元,销售费用率约49.75%,处于历史较高水平。结合公司储备的40余款自研/代理游戏(如《代号斗罗MMO》《时光杂货店》等),推测该季度买量成本仍集中于新游戏推广。

(二)驱动因素分析

  1. 新游戏上线节奏:公司近年来加速产品迭代,2023年至今上线多款涵盖MMORPG、SLG、卡牌、模拟经营等品类的新游戏,新游戏需通过大量买量快速触达用户,导致买量成本阶段性上升。
  2. 战略转型需求:公司推行“精品化、多元化、全球化”战略,新游戏品类(如模拟经营类《叫我大掌柜》、全球化产品《MechaDomination》)需要针对不同用户群体进行精准流量投放,增加了买量的复杂性和成本。
  3. 行业竞争环境:游戏行业流量红利消退,头部平台(如抖音、微信)的广告投放价格持续上涨,新游戏需支付更高成本获取用户,推动买量成本整体上升。

四、行业对比与逻辑验证

尽管未获取行业整体买量成本数据,但游戏行业普遍存在**“新游戏推广期买量成本高、成熟期趋于稳定”**的规律。三七互娱的表现符合这一逻辑:

  • 成熟期游戏(如《斗罗大陆:魂师对决》)的销售费用率相对稳定(2023年同期销售费用增长率与营业收入增长率相当);
  • 新游戏(如2025年三季度推广的《代号斗罗MMO》)处于用户积累阶段,销售费用率显著高于成熟期游戏,体现为买量成本的阶段性峰值。

五、未来展望

(一)短期:买量成本仍将维持高位

公司储备了超过40款自研或代理游戏(涵盖MMORPG、SLG、休闲益智等品类),未来1-2年将逐步上线。新游戏推广期需持续投入流量,预计买量成本仍将保持增长,销售费用率或维持在45%-50%区间。

(二)长期:买量效率有望提升

随着“精品化”战略深化,公司游戏品质提升(如《斗罗大陆:魂师对决》的长线运营)将提高用户留存率,降低单位用户获取成本(LTV/CAC);同时,“全球化”布局将分散单一市场的流量竞争压力,优化买量成本结构。长期来看,销售费用率或逐步回落至35%-40%的合理区间。

六、结论

三七互娱买量成本呈现**“阶段性上升、长期优化”**的趋势:短期因新游戏推广需求,买量成本持续增长;长期通过精品化、长线运营及全球化布局,买量效率将逐步提升,成本压力有望缓解。对于投资者而言,需关注公司新游戏的留存率及销售费用率的变化,判断其盈利质量的可持续性。

(注:数据来源于公司财务报告及公开披露信息[0]。)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