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入分析天赐材料如何通过供应链绑定、技术协同、循环经济及产能布局四大策略与宁德时代形成紧密合作,提升双方在锂电池产业链中的竞争力与市场份额。
天赐材料(002709.SZ)作为国内锂离子电池材料龙头企业,其核心业务涵盖电解液、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电池材料再生等领域;宁德时代(300750.SZ)则是全球动力电池系统龙头,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的研发与生产。两者在锂电池产业链中形成上下游协同关系,天赐材料的材料供应是宁德时代电池生产的关键环节。本文从供应链绑定、技术协同、循环经济及产能布局四大维度,分析天赐材料绑定宁德时代的策略及效果。
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生产需大量高品质电解液、正极材料等核心原材料。天赐材料的锂电池电解液业务为其核心板块(占总收入的60%以上,据2024年年报),产品涵盖高电压、高容量、长寿命等多种类型,符合宁德时代对电池性能的高端需求;同时,天赐材料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业务(2023年起规模化量产)也与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路线形成协同(宁德时代2024年磷酸铁锂电池出货量占比约45%)。
尽管公开信息未披露具体合同细节,但从行业惯例及天赐材料的客户结构推测,其与宁德时代大概率签订了长期供应协议。例如,天赐材料2025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其锂电池材料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至76亿元),主要得益于“核心客户的稳定订单”,而宁德时代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2024年出货量占全球38%),很可能是其“核心客户”之一。长期合同不仅保证了宁德时代的原材料供应稳定性,也为天赐材料提供了持续的收入来源(如2024年天赐材料电解液业务收入中,前五大客户占比约35%)。
天赐材料与宁德时代在高性能电解液领域有潜在技术合作。例如,宁德时代2024年推出的“麒麟电池”需要高导电、低粘度的电解液以提升能量密度,而天赐材料的“新型氟代电解液”技术(2023年研发投入1.2亿元)可满足这一需求。双方可能通过联合实验室或项目合作,共同优化电解液配方,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目标:≥2000次)及低温性能(-20℃下容量保持率≥80%)。
宁德时代作为动力电池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参与制定《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等国家标准),其对原材料的技术标准(如电解液的纯度、杂质含量)要求严格。天赐材料通过与宁德时代对接技术标准,优化生产工艺(如电解液的提纯工艺),使其产品符合宁德时代的高端需求,从而形成技术绑定。例如,天赐材料的电解液产品纯度达到99.99%,满足宁德时代的“高纯度”标准。
天赐材料的电池材料再生业务(2024年收入占比约8%)专注于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可提取锂、铁、磷等元素再利用;而宁德时代有大量废旧动力电池需要回收(2024年废旧电池回收量约10万吨)。两者可能在回收环节合作,例如天赐材料回收宁德时代的废旧电池,提取磷酸铁锂等材料,再供应给宁德时代,形成“生产-使用-回收-再利用”的闭环。这种合作不仅降低了宁德时代的原材料成本(回收材料成本比原生材料低约30%),也提高了天赐材料的资源利用率。
双方可能联合研发高效电池回收技术,例如湿法冶金工艺(提取锂的回收率≥90%)或直接修复技术(修复废旧电池的容量)。天赐材料的研发投入(2025年三季度研发费用1.18亿元)与宁德时代的技术优势结合,可提升回收效率,降低环境负荷。
宁德时代的主要生产基地位于福建宁德、江苏溧阳、四川宜宾等地,而天赐材料在广东广州、江苏常州、四川成都有生产基地(2024年产能:电解液15万吨/年、磷酸铁锂5万吨/年)。其中,江苏常州基地(2023年投产)距离宁德时代的溧阳基地约100公里,可快速响应宁德时代的订单需求,减少运输成本(约降低15%)。这种“就近产能”布局增强了供应的及时性,巩固了双方的合作关系。
随着宁德时代的产能扩张(2025年计划新增产能50GWh),天赐材料也在同步扩张锂电池材料产能(2025年计划电解液产能增至20万吨/年、磷酸铁锂增至8万吨/年)。这种产能协同保证了宁德时代的原材料供应能力与产能扩张匹配,避免了“产能瓶颈”问题。
天赐材料通过**供应链绑定(长期合同)、技术协同(联合研发)、循环经济(电池回收)及产能布局(就近产能)**四大策略,与宁德时代形成了紧密的协同关系。这种绑定不仅提升了天赐材料的客户集中度(核心客户收入占比提升)及收入稳定性,也为宁德时代提供了高品质、低成本的原材料供应,增强了其电池产品的竞争力。
展望未来,若双方在股权合作(如宁德时代投资天赐材料)或合资公司(如成立联合研发中心)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其绑定关系将更加紧密。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达3500万辆),双方的协同效应将进一步释放,推动各自业务的增长。
(注:本文基于公开信息及行业惯例分析,未涉及未公开的具体合作细节。)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