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战略定位、供应链能力、财务影响、竞争环境四大维度,分析良品铺子2023-2025年品类扩张的合理性与执行效果,探讨其高端零食战略的挑战与机遇。
良品铺子(603719.SH)作为国内休闲食品行业的知名品牌,自2010年成立以来,以“高端零食”为核心定位,逐步形成了覆盖肉类零食、坚果炒货、糖果糕点等1000余种产品的组合。2023-2025年,公司进一步推进品类扩张,尝试进入烘焙、健康零食、儿童零食等细分领域。本文从战略定位、供应链能力、财务影响、竞争环境四大维度,结合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及行业背景,分析其品类扩张的合理性与执行效果。
良品铺子的战略定位是“高品质休闲食品品牌”,目标客群为注重健康、品质的年轻人及家庭消费者。2023年以来,公司扩张的品类(如有机坚果、低糖烘焙、儿童营养零食)均围绕“高端、健康、场景化”展开,符合目标客群对“更自然、更健康、更新体验”的需求。例如,儿童零食系列针对3-12岁儿童的营养需求,采用无添加配方,定价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契合“高端”标签;健康零食系列(如蛋白棒、奇亚籽果干)则抓住了当下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追求,拓展了“健身、办公”等场景的覆盖。
休闲食品行业处于存量竞争阶段,传统品类(如坚果、肉类)的增长趋于放缓,而细分领域(如健康、儿童、烘焙)的复合增长率超过15%(据2024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报告)。良品铺子通过品类扩张,试图抢占细分市场份额,避免与三只松鼠、百草味等竞争对手在传统品类上的直接竞争。例如,2024年推出的“鲜烘焙”系列,采用现烤工艺,定价高于预包装烘焙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明显。
品类扩张需要强大的供应链支撑,包括原料采购、生产工艺、仓储物流等环节。良品铺子的供应链以“轻资产”模式为主(多数产品由代工厂生产),扩张新品类(如烘焙)需要新增供应商及生产设备,导致供应链成本上升。2025年三季度,公司存货余额达3.94亿元(同比增长12%),主要因新品类(如烘焙)的库存积压;销售费用同比增长8%(至10.05亿元),部分源于新品类的营销投入(如线上直播、线下试吃活动)。
品类扩张的直接后果是成本控制压力加大,导致净利润大幅下滑。2025年三季度,公司实现总收入41.40亿元(同比下降5%),净利润-1.19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低于此前发布的《业绩预告》(净利润-1.05亿至-0.75亿元)。亏损的主要原因包括:
三只松鼠、百草味等竞争对手也在同期推进品类扩张(如三只松鼠的“健康零食”系列、百草味的“儿童辅食”系列),良品铺子的新品类未形成明显差异化优势。例如,儿童零食系列的“无添加”卖点已被竞争对手复制,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烘焙系列的“现烤”工艺因供应链限制,仅在部分门店推出,未能形成规模效应。
良品铺子的品类扩张符合“高端零食”的核心定位,拓展了“家庭、健身、儿童”等场景的覆盖,抓住了休闲食品行业细分领域增长的机会(如健康零食的复合增长率达18%,儿童零食达12%)。若执行到位,有望提升品牌忠诚度及客单价(2024年客单价为85元,2025年三季度为82元,若新品类推动客单价提升至90元,可增加收入约5亿元)。
尽管战略方向正确,但供应链能力不足、成本控制不力、新品类差异化不足等问题导致扩张效果未达预期。2025年三季度的亏损,反映出公司在扩张过程中对“规模与利润”的平衡把握不足,未能将品类扩张转化为收入增长的动力。
良品铺子的品类扩张战略方向合理(符合高端定位与市场需求),但执行效果不佳(导致财务业绩恶化)。扩张的合理性需结合“战略与执行”双重维度评估:若能解决供应链与成本问题,新品类有望成为未来增长的引擎;若持续亏损,扩张可能成为“包袱”。
| 指标 | 数值(亿元) | 同比变化 |
|---|---|---|
| 总收入 | 41.40 | -5% |
| 净利润 | -1.19 | -230% |
| 毛利率 | 25% | -3pct |
| 销售费用 | 10.05 | +8% |
| 存货余额 | 3.94 | +12% |
| 指标 | 行业排名(93家) |
|---|---|
| ROE(净资产收益率) | 75/93 |
| 净利润率 | 82/93 |
| 收入增长率 | 68/93 |
(注:行业排名数据来源于券商API,ROE为-3.2%,净利润率为-2.9%,均处于行业下游。)
[1] 2024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报告(中国食品工业协会);
[2] 良品铺子2025年三季度财务报表(公司公告);
[3] 2025年休闲食品细分领域增长数据(易观分析)。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