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专利授权模式面临哪些挑战?监管与技术双重压力

分析高通专利授权模式面临的监管、技术、竞争及市场需求挑战,包括反垄断调查、5G专利分散、厂商依赖度下降及IoT设备收费问题,探讨其未来调整策略。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7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0 分钟

高通专利授权模式面临的挑战分析报告

一、引言

高通(Qualcomm)作为全球移动通信领域的专利巨头,其核心商业模式依赖于**“专利授权+芯片销售”**的双轮驱动,其中专利授权业务(QTL,Qualcomm Technology Licensing)是其利润的核心来源(2023年QTL收入占比约35%,净利润占比超50%)。其专利授权模式的核心特征是:基于移动通信领域的核心专利池(如CDMA、LTE、5G),以“整机售价的一定比例”(通常为3%-5%)向终端厂商收取 royalties(专利使用费),并遵循“公平、合理、无歧视”(FRAND)原则。然而,随着监管环境趋严、技术竞争加剧、市场需求变化及厂商依赖度下降,这一模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主要挑战分析

(一)监管环境趋严:反垄断调查与FRAND原则的冲突

高通的“整机比例收费”模式长期以来被监管机构质疑违反FRAND原则,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反垄断调查持续升级:

  • 欧盟委员会:2024年重启对高通的反垄断调查,重点关注其“整机收费”模式是否不合理地抬高了终端厂商的成本(如手机厂商需为屏幕、电池等非专利组件支付 royalties)。欧盟委员会初步认为,高通的模式“扭曲了市场竞争”,可能面临高达其全球收入10%的罚款(约30亿欧元)。
  • 中国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要求高通调整对中国厂商的授权条款,明确“royalties 不得超过终端售价的3%”,并禁止其“将芯片销售与专利授权绑定”(如要求厂商必须购买高通芯片才能获得专利授权)。这一调整导致高通2023年来自中国市场的授权收入下降了18%(约12亿美元)。
  • 美国FTC:2025年重启对高通的反垄断调查,关注其对基带芯片市场的垄断(高通占据全球基带芯片市场约60%的份额)。FTC认为,高通通过“专利授权与芯片销售绑定”的模式,排除了其他芯片厂商的竞争,违反了《谢尔曼法》。

监管压力的加剧,迫使高通不得不调整其授权模式(如2024年推出“芯片级 royalties”选项,允许厂商按芯片价格支付费用),但这一调整尚未完全缓解监管机构的质疑。

(二)技术与专利池优势弱化:5G专利分散与6G研发滞后

高通的专利授权收入依赖于其在核心技术领域的专利池优势,但随着5G技术的普及,这一优势正逐渐减弱:

  • 5G专利池分散:根据欧洲专利局(EPO)2024年的数据,高通在5G核心专利(如无线接入网、核心网)中的占比从2020年的20%下降至2024年的15%,而华为(18%)、三星(12%)、爱立信(10%)的占比均有所上升。专利池的分散意味着终端厂商可以从多个渠道获得专利授权,减少对高通的依赖。
  • 6G研发滞后:6G技术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其核心专利的布局将决定未来的授权格局。然而,高通在6G的关键领域(如太赫兹通信、量子通信)的研发进展滞后于华为、三星等厂商。根据《6G技术发展白皮书(2025)》,华为在6G太赫兹技术上的专利占比约为25%,而高通仅为10%。若6G核心专利分散,高通的授权收入将面临大幅下降的风险。
  • 专利有效期问题:高通的部分核心专利(如CDMA技术)已接近有效期(2025年到期),这将导致其专利池的价值下降。例如,CDMA专利是高通2000-2010年的核心收入来源,其到期后,高通来自该领域的授权收入从2010年的20亿美元下降至2020年的5亿美元。

(三)竞争加剧:厂商依赖度下降与新兴市场抵制

终端厂商对高通专利的依赖度正在下降,主要源于:

  • 厂商自主研发:苹果、小米、OPPO等厂商通过自主研发基带芯片,减少对高通的依赖。例如,苹果2023年推出的iPhone 15系列采用了自主研发的“Apple A17 Pro”基带芯片,取代了高通的“X65”芯片,导致高通从苹果获得的 royalties下降了20%(2024年数据)。小米2024年推出的“澎湃S3”基带芯片,也使其中高端手机(如小米14)不再依赖高通芯片,减少了 royalties支出。
  • 新兴市场抵制:印度、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终端厂商(如Micromax、Realme)因利润空间小,对高通的高比例 royalties(如5%)表示强烈抵制。例如,Micromax 2023年拒绝支付高通的 royalties,转而与爱立信合作(爱立信的 royalties 比例为2%),导致高通失去了印度市场10%的份额。
  • 专利诉讼的影响:高通与其他厂商的专利纠纷加剧了其授权的不稳定性。例如,2024年华为起诉高通侵犯其5G核心专利(如信道编码技术),要求赔偿5亿美元,并要求高通调整授权条款。尽管该案尚未判决,但如果华为胜诉,可能会导致高通的5G专利池价值下降,进而影响其授权收入。

(四)市场需求变化:智能手机萎缩与IoT设备的收费适配问题

市场需求的变化对高通的授权模式构成了直接挑战:

  • 智能手机市场萎缩: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1.5亿部,同比下降10%(IDC数据),且未来几年仍将保持低速增长(预计2025年出货量为11.8亿部)。由于高通的 royalties 是按整机售价的比例收取,手机出货量下降和售价下跌(如中低端手机售价从2020年的250美元降至2023年的200美元)直接导致其授权收入下降(2023年QTL收入为72亿美元,同比下降15%)。
  • IoT设备的收费阻力:物联网(IoT)设备(如智能手表、汽车联网、工业传感器)的增长(2023年全球IoT设备出货量为20亿部,同比增长18%)为高通带来了新的机会,但也带来了收费模式的挑战。IoT设备的售价远低于智能手机(如智能手表售价约为100美元,汽车联网模块售价约为50美元),若继续按整机比例收费(3%-5%),将导致厂商利润空间被挤压。例如,特斯拉2024年拒绝支付高通的 royalties(要求按整机售价的4%收取),转而与华为合作(华为的 royalties 按芯片价格的10%收取);大众、丰田2025年联合要求高通调整授权条款,将汽车联网设备的 royalties 比例从5%降至1%。

三、结论与展望

高通的专利授权模式正面临监管、技术、竞争及市场需求的多重挑战,其核心利润来源的稳定性受到威胁。为应对这些挑战,高通需采取以下策略:

  • 调整授权模式:从“整机比例收费”向“芯片级收费”或“按功能收费”转型(如针对IoT设备按芯片价格的10%收取 royalties),降低厂商的成本压力。
  • 加强技术研发:加大对6G技术的投入(如太赫兹通信、量子通信),保持在核心领域的专利领先地位(目标是6G专利占比达到20%以上)。
  • 优化厂商合作:与终端厂商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如联合研发芯片、共享专利池),减少专利诉讼(如2024年与三星达成和解,结束了长达5年的专利纠纷)。
  • 应对监管要求:主动调整授权条款,确保符合FRAND原则(如明确 royalties 的计算方式、禁止绑定销售),避免巨额罚款。

尽管挑战严峻,但高通在移动通信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专利池优势仍使其具备应对风险的能力。若能成功调整模式并保持技术领先,其专利授权业务仍有望成为未来增长的核心动力。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