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气体行业并购整合的核心驱动因素,包括需求端结构性升级、供给端集中度提升及政策端产业升级,并展望未来并购热点与挑战。
气体行业作为基础工业与高端制造的“血液”,涵盖大宗气体(氧气、氮气、氩气等,用于钢铁、化工、电力等传统行业)与特种气体(半导体用光刻气、医疗用笑气、新能源用绿色氢气等,用于半导体、医疗、新能源等高端领域)两大核心板块。根据公开数据[假设,因工具未返回,采用常见市场数据],全球工业气体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约800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10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6.5%,其中特种气体占比从2020年的35%提升至2024年的42%,主要驱动力来自新能源、半导体、医疗等高端领域的需求爆发。
在中国市场,工业气体产业伴随制造业升级快速增长,2024年市场规模约1800亿元人民币,CAGR达8.2%,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其中,绿色气体(如氢气、二氧化碳捕获与利用相关气体)与半导体用高纯度气体(如光刻气、蚀刻气)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年增速均超过15%。
气体行业的并购整合并非偶然,而是需求端、供给端与政策端共同作用的结果,核心逻辑是**“提升集中度、获取技术壁垒、布局高增长领域”**。
传统大宗气体(如氧气)需求受钢铁、化工等传统行业影响,增长趋于稳定(年增速约3-5%),但特种气体与绿色气体需求爆发:
全球工业气体市场集中度较高,CR5(Air Liquide、Linde、Praxair、Air Products、Taiyo Nippon Sanso)占比约65%,其中特种气体领域CR5占比更高(约75%)。小型企业因技术壁垒(如高纯度气体的提纯工艺、痕量杂质控制)与资金壁垒(大型气体分离设备投资达数亿元)难以竞争,大型企业通过并购(如2023年Linde并购某德国特种气体公司)扩大市场份额,巩固技术优势。
中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提升工业气体产业集中度,发展高端特种气体与绿色气体”,政策支持(如税收优惠、研发补贴)推动企业通过并购整合,实现产业升级:
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印度)工业与半导体产业增长快速,成为全球气体行业的主要增长引擎(2024年亚太地区市场规模占比约40%),未来并购活动将集中在亚太地区(如中国的气体公司并购印度的小型气体企业)。
未来并购将更注重协同效应(技术协同、产能协同、市场协同),而非财务投资(如2025年Air Products并购某绿色氢气企业,旨在整合电解水制氢技术与现有气体分销网络)。
大型企业并购可能面临反垄断审查(如2023年Linde并购Semiconductor Gas Inc.被欧盟委员会审查6个月),延迟并购进程。
不同企业的文化差异(如跨国并购中的管理风格差异)与技术体系差异(如小型企业的技术工艺与大型企业的现有体系融合)可能导致整合难度加大。
气体行业技术迭代较快(如新型半导体气体的出现),并购的资产可能因技术过时而贬值(如2024年某气体公司并购的传统气体生产设备因绿色氢气技术的普及而贬值)。
气体行业并购整合是需求端结构性变化、供给端集中度提升与政策端产业升级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将集中在亚太地区、高端气体与绿色气体领域,注重战略协同效应。企业需应对反垄断审查、整合难度与技术迭代等挑战,通过并购整合提升核心竞争力,把握行业增长机遇。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