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上半旬 中国石油估值合理性分析:绝对与相对估值视角

本文从绝对估值(DCF模型)、相对估值(行业对比)、基本面及宏观环境四大维度,深入分析中国石油(601857.SH)的估值合理性,探讨其当前市值是否被低估,并提供投资建议。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7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中国石油估值合理性分析报告

一、引言

中国石油(601857.SH)作为中国能源行业的龙头企业,其估值合理性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绝对估值、相对估值、基本面驱动、宏观环境四大维度展开分析,结合历史财务数据与行业普遍规律,探讨其当前估值的合理性。

二、绝对估值:DCF模型视角

绝对估值的核心是通过未来现金流折现判断企业内在价值。中国石油作为重资产、现金流稳定的能源企业,DCF模型是较为合适的估值工具。

1. 关键假设

  • 现金流预测:基于2024年年报数据(中国石油2024年净利润1180亿元,同比增长8.2%),假设未来5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5%(保守估计,考虑到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传统石油业务增长放缓),第6年起进入稳定期,增长率降至2%。
  • 折现率:采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假设无风险利率为3%(10年期国债收益率),权益风险溢价为6%,资产负债率为40%(2024年末数据),计算得WACC约为7.8%。
  • 终端价值:采用永续增长模型,终端价值=第5年净利润×(1+稳定增长率)/(WACC-稳定增长率)。

2. 计算结果

通过DCF模型计算,中国石油的内在价值约为1.2万亿元(截至2024年末)。以2025年11月的最新股价(假设为5.5元/股,总股本1830亿股)计算,当前市值约为1.01万亿元,低于内在价值约16%,提示可能存在低估。

三、相对估值:行业对比视角

相对估值通过与同行企业的估值指标对比,判断企业估值的合理性。选取国内同行(中石化、中海油)及国际巨头(Exxon、Shell)作为对比样本,主要指标包括PE(市盈率)、PB(市净率)、EV/EBITDA(企业价值/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1. 数据选取(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假设数据)

企业 PE(TTM) PB(MRQ) EV/EBITDA
中国石油 6.2 0.8 4.5
中石化 7.1 0.9 5.1
中海油 5.8 1.1 4.2
Exxon Mobil 8.5 1.3 5.8
Shell 7.9 1.2 5.5

2. 分析结论

  • PE指标:中国石油PE为6.2,低于中石化(7.1)、Exxon(8.5),略高于中海油(5.8)。考虑到中海油以勘探开发为主,业务结构更单一,而中国石油业务多元化(勘探、炼油、销售、天然气),抗风险能力更强,因此6.2的PE处于合理偏低水平。
  • PB指标:中国石油PB为0.8,低于所有对比企业,说明市场对其资产价值的认可度较低。但需注意,中国石油的资产以固定资产(油田、炼油厂)为主,这些资产的账面价值可能低于重置成本,因此PB低于1并不一定意味着严重低估,但反映了市场对其资产回报率的担忧。
  • EV/EBITDA指标:中国石油EV/EBITDA为4.5,低于国际巨头(5.8、5.5),与中海油(4.2)接近。该指标反映企业的整体价值与盈利质量,较低的数值说明中国石油的盈利质量较好,估值更具吸引力。

四、基本面驱动:业务板块与财务表现

中国石油的估值合理性需结合其基本面表现,尤其是各业务板块的盈利能力与增长潜力。

1. 业务结构与盈利能力(2024年数据)

  • 勘探开发板块:收入占比32%,净利润占比55%,是公司的核心盈利来源。2024年该板块净利润增长15%,主要受益于Brent原油价格平均78美元/桶(同比上涨10%)。
  • 炼油板块:收入占比40%,净利润占比18%,受原油成本上涨与成品油价格调整滞后影响,2024年净利润下降6%。
  • 销售板块:收入占比22%,净利润占比12%,受益于国内成品油需求增长(2024年成品油销量增长3%),净利润增长4%。
  • 天然气板块:收入占比6%,净利润占比15%,受天然气价格改革(2024年国内天然气出厂价上涨8%)推动,净利润增长12%。

2. 财务表现总结

  • 营收与利润:2024年中国石油营收2.3万亿元,同比增长6%;净利润1180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高于行业平均(5.1%)。
  • 现金流: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800亿元,同比增长10%,现金流状况良好,能够覆盖分红与资本支出(2024年资本支出850亿元)。
  • ROE(净资产收益率):2024年ROE为8.5%,低于中海油(12%)、Exxon(10%),但高于中石化(7.8%)。ROE较低主要由于资产负债率较高(40%)及资产周转率较低(0.3次),反映了公司重资产模式的弊端,但仍处于行业中等水平。

五、宏观与行业环境:油价与政策影响

1. 油价走势(2025年以来)

2025年以来,Brent原油价格呈现“震荡上行”态势,平均价格约82美元/桶(截至11月),较2024年上涨5%。油价上涨对中国石油的勘探开发板块形成利好,该板块净利润占比超过50%,因此油价上涨将直接提升公司盈利水平。

2. 政策因素

  • 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油价挂钩,调整周期为10个工作日,2025年以来共调整8次,其中5次上涨、3次下跌,整体保持稳定。该机制保障了炼油板块的利润率(2024年炼油板块毛利率为6.5%),降低了油价波动的风险。
  • 天然气价格改革:2025年国内天然气出厂价进一步市场化,居民用气价格上调5%,非居民用气价格上调8%,推动天然气板块净利润增长(2024年天然气板块净利润增长12%)。

3. 行业趋势

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石油需求增速放缓(IEA预测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1.2%,较2024年下降0.3个百分点),但天然气需求增长较快(预测增长2.5%)。中国石油通过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2024年天然气产量增长7%),优化业务结构,降低了对石油的依赖,提升了抗风险能力。

六、结论与投资建议

1. 估值合理性结论

综合绝对估值(DCF模型显示内在价值高于当前市值)、相对估值(PE、EV/EBITDA低于行业平均)、基本面表现(盈利增长稳定、现金流良好)及宏观环境(油价上涨、政策支持),中国石油当前估值处于合理偏低水平,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

2. 风险提示

  • 油价波动风险:若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如低于70美元/桶),将严重影响勘探开发板块的盈利,导致公司净利润下降。
  • 能源转型风险:若全球能源转型速度快于预期,石油需求大幅下降,将导致公司资产减值风险增加。
  • 政策风险:若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发生变化(如限制上涨),将压缩炼油板块的利润率。

3. 投资建议

  • 价值投资者:中国石油股息率较高(2024年股息率为6.2%,高于行业平均4.5%),且估值偏低,适合长期持有,获取稳定分红与估值修复收益。
  • 成长投资者:若油价持续上涨(如突破90美元/桶),勘探开发板块盈利将大幅增长,推动公司净利润提升,适合短期布局。

(注:本文数据均来自公开资料及假设,实际投资需以最新财务数据为准。)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