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杰科技碳化硅布局进展分析:产品、产能与行业地位

深度解析扬杰科技碳化硅业务进展,涵盖SiC SBD/JBS量产、MOSFET研发、产能扩张及行业竞争格局,揭示其在国内功率半导体领域的龙头地位与未来增长潜力。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7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扬杰科技碳化硅布局进展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碳化硅(SiC)作为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具有高击穿电压、高导热系数、高开关频率及低损耗等特性,是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高端领域的核心器件。扬杰科技(300373.SZ)作为国内功率半导体龙头企业,早在2018年便启动碳化硅器件研发,目前已形成SiC SBD(肖特基二极管)、SiC JBS(结势垒肖特基二极管)等产品矩阵。本文结合公司公开信息、财务数据及行业趋势,从现有布局概述财务表现与研发投入行业竞争地位进展推测与风险因素四大维度,对其碳化硅布局进展进行深度分析。

二、现有布局概述:产品矩阵与产能基础

根据公司2024年年报及公开披露,扬杰科技的碳化硅业务已形成**“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器件封装”**全产业链布局,核心产品包括:

  1. SiC SBD(肖特基二极管):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OBC(车载充电机)、DC/DC转换器,以及光伏逆变器的整流电路,具备高开关速度、低正向压降等优势,目前已实现量产并供应国内主流新能源汽车厂商(如比亚迪、宁德时代供应链)。
  2. SiC JBS(结势垒肖特基二极管):在SiC SBD基础上优化了反向恢复特性,适用于更高电压(650V-1200V)、更大电流(50A-200A)的场景,如新能源汽车的主驱逆变器、光伏电站的汇流箱等,2023年已实现小批量出货。
  3. SiC MOSFET(研发中):公司于2024年启动SiC MOSFET研发,目标是实现1200V/200A规格的量产,用于新能源汽车主驱逆变器及高端光伏逆变器,目前处于样品测试阶段,预计2026年推出量产产品。

产能方面,公司现有碳化硅晶圆生产线(4英寸/6英寸)产能约5000片/月,主要位于扬州总部基地。2024年,公司宣布投资10亿元建设“碳化硅功率器件产业化项目”,计划将产能提升至2万片/月(6英寸),预计2025年底投产,届时将大幅提升碳化硅器件的供应能力。

三、财务表现与研发投入:碳化硅业务的贡献与支撑

1. 收入与毛利率表现

尽管公司未单独披露碳化硅业务收入,但通过毛利率变化可推测其占比提升。2025年三季度,公司实现总收入53.48亿元,同比增长35.2%;营业利润11.32亿元,同比增长41.5%;毛利率21.15%,较2024年同期(16.8%)提升4.35个百分点。毛利率的显著提升,主要得益于碳化硅业务占比的增加(碳化硅器件毛利率约40%,远高于传统硅器件的20-30%)。

假设2025年三季度碳化硅业务收入占比为15%(约8.02亿元),则贡献的毛利约3.21亿元,占总毛利的28.4%,成为公司利润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2. 研发投入:高端产品的技术支撑

公司对碳化硅的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5年三季度,研发费用3.41亿元,占总收入的6.38%,较2024年同期(5.1%)提升1.28个百分点。研发投入主要用于:

  • SiC MOSFET的研发:攻克沟槽结构、栅氧层制备等关键技术,目标实现器件的高可靠性(150℃下工作寿命超过10万小时)。
  • 碳化硅晶圆的国产化:与国内晶圆厂合作,开发6英寸碳化硅晶圆,降低对国外(如Cree、Wolfspeed)的依赖。
  • 封装技术优化:开发SiC器件的高导热封装(如DBC基板、铜柱封装),提升器件的散热性能,适应新能源汽车的高温工作环境。

四、行业竞争地位:国内龙头与国际追赶

扬杰科技在碳化硅领域的布局处于国内第一梯队,仅次于士兰微、华润微等企业,但进度快于多数同行:

  • 产品推出时间:2020年推出SiC SBD,2022年推出SiC JBS,均早于国内同行(如士兰微2021年推出SiC SBD,华润微2023年推出SiC JBS)。
  • 客户资源:已进入比亚迪、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等头部客户的供应链,客户认证进度快于同行。
  • 产能规模:2025年底产能将提升至2万片/月(6英寸),仅次于士兰微(3万片/月),位居国内第二。

与国际厂商(如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相比,扬杰科技的差距主要在于SiC MOSFET的量产能力(国际厂商已实现1200V/400A SiC MOSFET的量产),但公司通过加大研发投入,预计2026年推出SiC MOSFET产品,缩小与国际厂商的差距。

五、进展推测与风险因素

1. 未来进展推测

  • 产能扩张:2025年底“碳化硅功率器件产业化项目”投产,产能提升至2万片/月,将满足新能源汽车及光伏行业的需求增长(2025年全球碳化硅器件市场规模约80亿美元,年增长率约35%)。
  • 产品升级:2026年推出SiC MOSFET产品,实现从SiC SBD/JBS到SiC MOSFET的升级,覆盖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如新能源汽车主驱逆变器、高端光伏逆变器)。
  • 客户拓展:进入更多国际客户的供应链(如特斯拉、大众),提升全球市场份额(目前国内碳化硅器件市场份额约30%,扬杰科技占比约5%)。

2. 风险因素

  • 产能扩张不及预期:碳化硅晶圆的供应紧张(全球碳化硅晶圆产能仅约10万片/月),可能导致公司产能扩张进度延迟。
  • 客户认证进度缓慢:新能源汽车厂商的认证周期长(约12-18个月),可能影响公司产品的批量出货。
  • 原材料价格波动:碳化硅晶圆的价格较高(6英寸晶圆约2000美元/片),若价格上涨,将增加公司的成本压力。

六、结论

扬杰科技在碳化硅领域的布局进展顺利,已形成“产品-产能-客户”的完整体系,成为公司利润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未来,随着产能的扩张(2025年底至2万片/月)和产品的升级(2026年推出SiC MOSFET),公司的碳化硅业务将继续增长,巩固其国内龙头地位,并逐步追赶国际厂商。

尽管存在产能、客户认证等风险,但公司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供应链管理,有望克服这些挑战,实现碳化硅业务的持续增长。对于投资者而言,扬杰科技的碳化硅布局是其长期投资价值的重要支撑,值得关注。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公司公开年报、财务报表及行业研究报告,部分数据为推测值,仅供参考。)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