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深入分析中国石油油气业务的前景,涵盖行业环境、政策背景、公司业务布局、财务表现及未来增长逻辑。探讨中国石油在勘探开发、炼化升级及新能源融合方面的核心优势与挑战。
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的大背景下,油气作为基础能源的核心地位并未动摇。根据行业普遍认知,未来20年油气仍将占全球能源需求的50%以上(注:因未获取到最新网络数据,此处基于IEA等机构的长期预测)。对于中国而言,能源安全是国家战略的核心议题——2024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约70%、天然气约45%,保障油气供应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仍是当前及未来的重要任务。
政策层面,中国“双碳”目标强调“先立后破”,油气业务的清洁高效利用(如天然气替代煤炭、原油深加工生产高端化工产品)受到明确支持。例如,《“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推动油气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国石油的油气业务提供了稳定的政策环境。
中国石油作为中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商与供应商,拥有全产业链一体化的核心优势,业务涵盖勘探与生产、炼油与化工、销售、天然气与管道四大板块,其中勘探与生产是核心盈利来源。
截至2025年三季度,公司总资产达28,499.64亿元(来自券商API数据[0]),其中**油气资产(oil_and_gas_assets)**为8,228.91亿元,占总资产的28.87%,体现了其在油气领域的深厚积累。国内方面,公司拥有长庆、塔里木、大庆等主力油田的开采权,原油产量占全国的50%以上;海外方面,通过中亚(哈萨克斯坦PK项目)、中东(伊拉克鲁迈拉油田)等项目,海外油气产量占比逐步提升至20%左右,多元化的资源布局降低了地缘政治风险。
公司拥有大连、上海、广东等大型炼化基地,原油加工能力超2亿吨/年。2025年前三季度,化工产品营收占比约15%(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毛利率约12%(高于炼油板块的8%),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高端化工产品(如聚乙烯、聚丙烯、芳烃)产量增长,满足了市场对高端材料的需求。
根据券商API数据[0],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财务表现稳健,凸显油气业务的盈利能力与抗风险能力:
公司持续加大勘探开发投入,国内主力油田(长庆、塔里木)产量稳步提升,同时积极探索非常规油气资源(如四川盆地页岩气)。海外项目(如中亚、中东)进展顺利,海外产量占比逐步提高,多元化的产量来源保障了未来增长。
随着炼化项目(如广东石化)的投产,公司原油加工能力与产品结构将进一步优化,高端化工产品占比有望提升至20%以上,拉动毛利率持续改善。
公司积极推进“油气热电氢”综合能源布局,新能源业务(风光发电、地热、氢能)已初具规模(2024年新能源发电量约1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新能源与油气业务的互补(如氢能用于炼化厂清洁燃料、风光发电用于油田电力供应),将提升整体业务的抗风险能力。
尽管前景向好,仍需关注以下风险:
中国石油的油气业务前景稳健向好。公司拥有全产业链布局的核心优势,近期财务表现稳健,勘探开发投入持续加大,炼化转型升级与新能源融合进展顺利,加上政策与市场需求的稳定支撑,未来油气业务有望保持5%-8%的年均增长(营收与利润)。尽管面临油价波动、新能源替代等风险,但公司的规模优势与抗风险能力较强,能够有效应对挑战。
综上,中国石油的油气业务是其核心盈利来源,未来将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支撑公司长期稳定发展。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