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深度分析比亚迪(002594.SZ)2025年估值合理性,涵盖PE、PB、PS等核心指标,对比行业水平,评估其新能源汽车、电池及储能业务的增长潜力与风险,提供投资建议。
比亚迪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与先进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业务覆盖汽车、电子、新能源、轨道交通四大核心板块,总部位于深圳。截至2025年三季度,公司总资产达9019.25亿元,员工规模近97万人,是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2024年销量超300万辆)。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垂直整合的产业链(从电池、电机到整车制造)、技术研发投入(2025年三季度研发支出达173.16亿元)及全球化布局(海外市场销量占比约20%)。
根据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券商API),公司实现总收入5662.66亿元(同比增长约25.8%,基于2024年三季度约4500亿元的基数),净利润242.32亿元(同比增长约30%),基本EPS为2.56元(三季度)。若按全年业绩线性预测,2025年全年EPS约为3.41元(2.56×4/3),净利润率约4.28%(242.32/5662.66),虽低于传统燃油车企业,但符合新能源企业前期高投入、后期规模化盈利的特征。
由于最新股价(2025年11月)未获取到完整数据,但根据10日内股价(10d:103.76元,1d:97.52元),取近期均价97.52元计算:
[ \text{PE} = \frac{\text{股价}}{\text{全年EPS}} = \frac{97.52}{3.41} \approx 28.6 \text{倍} ]
截至2025年三季度,公司净资产2583.98亿元(总资产-总负债),总股本91.17亿股,每股净资产约28.34元:
[ \text{PB} = \frac{\text{股价}}{\text{每股净资产}} = \frac{97.52}{28.34} \approx 3.44 \text{倍} ]
2025年三季度每股收入约62.11元(总收入/总股本):
[ \text{PS} = \frac{\text{股价}}{\text{每股收入}} = \frac{97.52}{62.11} \approx 1.57 \text{倍} ]
新能源汽车行业作为高增长赛道,市场对其估值通常给予PE 30-50倍、PB 3-4倍、PS 1.5-2倍的溢价(参考2024年行业平均水平)。比亚迪的估值倍数均处于行业合理区间内:
比亚迪的高增长是其估值的核心支撑:
比亚迪的估值处于合理偏低水平,主要逻辑如下:
投资建议:若未来股价回调至90元以下(PE约26倍),可视为长期布局的机会;若股价上涨至110元以上(PE约32倍),需关注行业竞争与政策风险。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与公开财务披露,未包含2025年四季度最新数据,估值判断基于三季度业绩线性预测。)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