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上半旬 中国联通未来增长点分析:5G、云计算与数字经济赋能

本报告深入分析中国联通未来五大核心增长点,包括5G深化应用、云计算升级、物联网规模化、数字经济赋能及混合所有制改革,揭示其从传统运营商向数字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转型路径。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7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中国联通未来增长点分析报告

一、引言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联通”,600050.SH)作为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之一,历经2009年原中国网通与原中国联通合并重组,已形成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通信网络和全球客户服务体系。截至2025年,公司“大联接”用户规模超过8.5亿,业务范围涵盖电信业投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及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等领域。在数字经济加速渗透的背景下,中国联通的未来增长将依托5G深化应用、云计算升级、物联网规模化、数字经济赋能及混合所有制改革五大核心方向,实现从传统电信运营商向“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转型。

二、核心增长点分析

(一)5G网络深化与行业应用落地:从“建设”到“变现”的关键跨越

5G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核心,其高速度(10Gbps+)、低延迟(<1ms)、大连接(100万/平方公里)的技术特性,为工业互联网、远程医疗、智能驾驶等垂直领域提供了基础支撑。中国联通作为5G网络共建共享的参与者(与中国电信合作),已建成全球最大的5G SA(独立组网)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及重点县城。
增长驱动因素

  • 5G用户渗透:截至2025年,国内5G用户渗透率约45%,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中国联通通过“5G+4G”融合套餐、终端补贴等策略,推动5G用户规模增长,预计2026年5G用户占比将突破30%,带动移动业务收入企稳回升。
  • 5G+行业应用:依托5G网络,中国联通聚焦工业、医疗、交通等领域,推出“5G+工业互联网”(如与三一重工合作的远程设备监控)、“5G+远程医疗”(如支持多地医院远程手术)等解决方案。这些应用不仅提升了客户粘性,更通过定制化网络服务、数据增值服务实现收入结构优化(高附加值业务占比预计从2025年的15%提升至2028年的30%)。

(二)云计算与数字基础设施升级:云网融合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云计算是中国联通转型的核心赛道之一。公司提出“全面建设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战略,重点打造“联通云”品牌,聚焦企业级云服务(如IaaS、PaaS、SaaS),依托运营商的网络优势(如边缘计算节点、专线网络),与阿里云、腾讯云形成差异化竞争。
增长驱动因素

  • 云服务市场扩张:根据IDC数据,2025年全球企业云服务市场规模达3.5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18%。中国联通凭借“云网融合”优势(如“云+专线”套餐),聚焦金融、政府、制造等行业客户,预计2026年联通云收入将突破200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从2025年的6%提升至8%。
  • 数字基础设施升级:公司持续加大数据中心、边缘计算节点等基础设施投入,2025年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达50万架,边缘计算节点覆盖全国100+城市。这些设施不仅支撑云服务的增长,更为未来AI、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奠定基础。

(三)物联网生态的规模化扩张:从“连接”到“应用”的价值延伸

中国联通的“大联接”战略已积累超过8.5亿用户(包括移动、固网、物联网连接),其中物联网连接数占比约20%(1.7亿)。未来,公司将从“连接提供商”向“物联网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聚焦工业物联网、智能城市等领域。
增长驱动因素

  • 连接数增长:随着智能电表、智能摄像头、工业传感器等设备的普及,物联网连接数预计2026年将突破20亿,中国联通凭借网络覆盖优势(如NB-IoT网络覆盖全国95%以上区域),预计市场份额将保持在30%左右,带动连接收入增长。
  • 应用层变现:公司推出“物联网平台”(如联通物联网云平台),提供设备管理、数据采集、 analytics等服务,例如为智能电表客户提供“抄表+计费+运维”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从“连接费”到“服务费”的升级(服务费占比预计从2025年的10%提升至2028年的25%)。

(四)数字经济赋能的行业解决方案:政策与责任驱动的增长引擎

作为央企,中国联通承担着“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责任,聚焦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领域,提供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解决方案。
增长驱动因素

  • 政策支持:“数字中国”战略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中国联通作为核心参与者,已参与多个国家级项目(如“政务云”、“数字乡村”),预计2026年行业解决方案收入将突破150亿元。
  • 数据价值变现:通过收集、分析行业数据(如政务数据、交通数据),为客户提供决策支持服务(如城市交通拥堵预测、政府公共服务优化),实现数据从“资源”到“资产”的转化。

(五)混合所有制改革与战略协同效应:激活内生活力的关键举措

中国联通是国内最早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央企之一,2017年引入腾讯、阿里、百度等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约35%。未来,公司将深化与战略投资者的业务协同,提升运营效率和创新能力。
增长驱动因素

  • 业务协同:腾讯的社交生态(如微信)与中国联通的网络优势结合,推出“微信+5G”套餐、“腾讯云+联通云”联合解决方案,提升用户粘性(微信用户与联通5G用户的交叉渗透度预计从2025年的10%提升至2026年的15%)。
  • 技术赋能:阿里的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如阿里云的AI算法)与中国联通的网络、数据结合,优化客户服务(如智能客服、个性化推荐),降低运营成本(预计2026年客服成本下降10%)。

三、财务支撑与前景展望

从财务数据看,中国联通2025年三季度实现总收入2929.85亿元净利润199.37亿元,基本EPS0.281元,较2024年同期均有小幅增长(净利润同比增长约8%)。这一增长主要来自云服务、物联网及行业解决方案等新兴业务的贡献(新兴业务收入占比从2024年的20%提升至2025年的25%)。
展望未来,随着5G应用的深化、云计算的升级、物联网的规模化及数字经济的赋能,中国联通的收入结构将持续优化(高附加值业务占比预计2028年突破40%),净利润增速有望保持在**10%-15%**的区间。同时,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化将进一步激活企业内生活力,提升运营效率(预计2026年ROE从2025年的8.2%提升至9%)。

四、结论

中国联通的未来增长将围绕**“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服务”**的核心逻辑,通过5G深化应用、云计算升级、物联网规模化、数字经济赋能及混合所有制改革五大方向,实现从传统电信运营商向“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转型。在数字经济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公司有望凭借网络优势、央企责任及战略协同,成为国内数字信息服务领域的领军企业。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