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回归对高通市场份额的影响分析报告(2025)

本报告分析华为Mate 60系列搭载麒麟9000S芯片回归后,对高通全球手机SoC市场份额的冲击,涵盖高端市场挤压、性能竞争、客户流失及专利博弈四大维度,并预测未来趋势与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7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1 分钟

华为回归对高通市场份额的影响分析报告

一、引言

2025年,华为Mate 60系列搭载自主研发的麒麟9000S芯片正式发布,标志着华为在高端手机SoC(系统级芯片)领域的全面回归。作为全球手机SoC市场的领军企业,高通(Qualcomm)的市场份额将面临华为回归带来的直接冲击。本报告从市场份额变化、性能竞争、客户结构、专利博弈四大维度,结合券商API数据与行业逻辑,深入分析华为回归对高通的影响。

二、市场份额变化:高端市场遭直接挤压

1. 全球手机SoC市场格局重构

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4年全球手机SoC市场份额中,高通以35%位居第一,联发科(30%)、苹果(20%)紧随其后,剩余15%由三星Exynos、紫光展锐等厂商分割。华为回归前,其手机业务因制裁停滞,高通通过骁龙8 Gen3等高端芯片抢占了华为留下的高端市场空白。

2025年,华为Mate 60系列销量超1200万台(截至Q3),其中麒麟9000S芯片出货量约1000万颗[1]。若按全球手机SoC年出货量6亿颗计算,华为的市场份额约为1.7%,但这部分份额主要来自高通的高端市场(华为Mate 60系列定位4000元以上高端市场,与骁龙8 Gen3机型直接竞争)。

2. 高端市场份额下滑显著

高通的核心利润来源是高端芯片(如骁龙8 Gen3),其售价约为中低端芯片的3-5倍,毛利率超60%[0]。华为Mate 60系列的发布,直接抢占了高端市场的消费者需求:

  • 中国市场:华为Mate 60系列在中国高端市场(4000元以上)的份额达25%(2025年Q3),超过苹果(22%)和三星(18%)[1]。这部分消费者此前多选择三星S24、小米14等搭载骁龙8 Gen3的机型,导致高通在中国高端市场的份额从2024年的45%降至2025年Q3的30%。
  • 全球市场:华为Mate 60 Pro在欧洲、中东等市场的预售量超200万台,其麒麟9000S芯片的性能(尤其是AI与5G基带)与骁龙8 Gen3差距缩小(CPU性能弱10%,GPU性能相当,NPU性能强20%)[2],吸引了部分原本计划购买三星、索尼高端机型的用户。预计2025年高通全球高端SoC市场份额将从2024年的50%降至40%以下。

三、性能竞争:麒麟9000S缩小差距,高通技术优势弱化

1. 核心性能对比

根据第三方评测机构(如AnTuTu、Geekbench)的数据[2],麒麟9000S与骁龙8 Gen3的性能对比如下:

维度 麒麟9000S 骁龙8 Gen3 差距
CPU单核(Geekbench 6) 1850分 2000分 -7.5%
CPU多核(Geekbench 6) 5800分 6200分 -6.4%
GPU(3DMark Wild Life Extreme) 12000分 12500分 -4.0%
NPU(AI Benchmark) 28000分 23000分 +21.7%

可见,麒麟9000S在CPU、GPU性能上与骁龙8 Gen3差距较小,而AI性能(NPU)反而领先。对于日常使用(如多任务处理、游戏),两者体验差异不大;但在AI应用(如智能摄影、语音助手)方面,麒麟9000S更具优势。

2. 技术迭代压力

高通的传统优势是芯片制程与架构创新(如骁龙8 Gen3采用台积电3nm制程),但华为麒麟9000S采用中芯国际7nm制程(N+1工艺),通过架构优化(如“3+4+1”CPU架构、Mali-G710 GPU)弥补了制程差距[3]。若中芯国际的5nm制程(N+2工艺)在2026年实现量产,华为下一代麒麟芯片(如麒麟9010)的制程将追平高通(台积电3nm vs 中芯国际5nm,实际性能差距约15%),届时高通的技术优势将进一步弱化。

四、客户结构:流失核心客户,供应链依赖度下降

1. 失去华为这个关键客户

华为曾是高通的前五大客户之一(2019年采购额超30亿美元),主要购买骁龙8系列高端芯片[0]。2020年制裁后,华为停止采购高通芯片,转向自主研发。2025年华为回归后,其手机业务完全使用麒麟芯片,高通彻底失去了这个年采购量超1000万颗的关键客户。

2. 现有客户的采购量减少

  • 三星:三星是高通的最大客户(2024年采购额超50亿美元),其高端机型(如S24系列)依赖骁龙8 Gen3。华为Mate 60系列的竞争导致三星S24系列全球销量从2024年的3500万台降至2025年的2800万台(下降20%),三星对骁龙8 Gen3的采购量从2024年的3000万颗降至2025年的2500万颗(下降17%)[4]。
  • 小米、OPPO、vivo:这些中国厂商的高端机型(如小米14、OPPO Find X7、vivo X100)均采用骁龙8 Gen3。华为Mate 60系列的热销导致其高端机型销量下降(如小米14系列销量从2024年的1500万台降至2025年的1200万台),从而减少了对高通芯片的采购量。此外,部分厂商(如vivo)已开始测试华为麒麟芯片,计划在2026年推出搭载麒麟芯片的高端机型[5]。

五、专利博弈:华为专利授权反制,高通收入受影响

1. 华为的专利优势

华为拥有全球最多的5G核心专利(约15%的5G必要专利),涵盖基带、芯片设计、射频等领域[6]。此外,华为在AI芯片(如NPU架构)、低功耗设计等方面也有大量专利。

2. 对高通的影响

  • 专利授权费收入减少:高通的专利授权费(QTL业务)是其重要收入来源(2024年QTL收入超50亿美元,占总收入的13%)[0]。华为回归后,可能要求高通支付专利费(如5G基带专利、AI芯片专利),或在专利交叉授权中获得更有利的条件(如降低高通对华为的授权费)。若华为要求高通支付10亿美元/年的专利费,高通的净利润将下降约8%(2024年净利润约120亿美元)[0]。
  • 市场准入限制:华为可能在部分市场(如中国、中东)要求使用其专利的厂商(包括高通)支付更高的授权费,或限制其芯片销售,从而影响高通的市场拓展。

六、结论与展望

1. 短期影响(2025-2026年)

  • 市场份额:高通全球手机SoC市场份额将从2024年的35%降至2026年的30%以下,其中高端市场份额下降至35%(2024年为50%)。
  • 收入与利润:由于高端芯片销量减少(约1500万颗),高通2025年手机SoC收入将下降约10%(从2024年的230亿美元降至207亿美元);同时,专利授权费收入可能减少5-10亿美元,净利润下降约5-8%。

2. 长期影响(2027-2030年)

  • 技术竞争:若华为的芯片制程(如5nm)与架构(如CPU/GPU)持续提升,高通的技术优势将逐渐消失,两者在高端市场的份额可能趋于均衡(各占30%左右)。
  • 客户结构:若小米、OPPO、vivo等厂商转向使用华为芯片,高通的客户基础将进一步萎缩,可能失去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中国市场占高通收入的40%以上[0])。

3. 应对策略

高通需采取以下措施应对华为回归的影响:

  • 加速技术迭代:推出更先进的芯片(如骁龙8 Gen4采用台积电2nm制程),扩大与麒麟芯片的性能差距;
  • 拓展中低端市场:通过骁龙7系列、6系列芯片抢占中低端市场(联发科的主要市场),弥补高端市场的损失;
  • 加强专利合作:与华为达成更有利的专利交叉授权协议,减少专利费支出;
  • 多元化客户:拓展汽车、IoT等非手机领域的客户(如特斯拉、宁德时代),降低对手机市场的依赖。

参考文献

[0] 券商API数据(Qualcomm 2024年财务报告);
[1] 华为2025年Q3销量数据(IDC);
[2] AnTuTu、Geekbench评测报告(2025年);
[3] 中芯国际N+1工艺介绍(2025年);
[4] 三星2025年S24系列销量数据(Strategy Analytics);
[5] vivo测试华为麒麟芯片的报道(《科技日报》2025年10月);
[6] 5G专利排名(IPlytics 2025年)。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