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商业模式挑战分析:竞争、商家流失与盈利困境

分析饿了么在美团垄断、抖音分流下的市场份额萎缩,高佣金导致商家流失,用户增长乏力及配送成本压力等核心挑战,并提出优化建议。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8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饿了么商业模式面临的挑战分析报告

一、引言

饿了么作为中国外卖市场的早期参与者,依托阿里生态体系,曾凭借“补贴大战”快速崛起。但随着市场格局固化(美团垄断)、新玩家入场(抖音外卖)及用户需求升级,其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正面临多重挑战。本文从竞争环境、商家生态、用户运营、盈利结构、配送体系五大核心维度,结合2024-2025年市场数据与行业趋势,分析饿了么当前面临的关键挑战。

二、核心挑战分析

(一)竞争环境:美团垄断与抖音分流,市场份额持续萎缩

中国外卖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2024年整体交易规模约9,600亿元,同比增长仅4.3%(2023年为8.1%)。其中,美团凭借“外卖+到店+酒旅”的生态协同,占据约65%的市场份额(2023年为63%),形成明显垄断优势;饿了么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30%降至2024年的28%,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下滑至26%(数据来源:易观分析[0])。

更严峻的挑战来自抖音外卖的崛起。2024年抖音外卖交易规模约480亿元,市场份额5%,但2025年上半年增速高达60%,市场份额提升至8%。抖音凭借短视频+直播的流量优势,通过“内容种草+即时配送”模式,精准触达年轻用户(25-35岁占比约70%),直接分流饿了么的核心用户群体。例如,2025年6月,抖音外卖“美食节”活动期间,单周订单量突破120万单,其中30%来自原饿了么用户(数据来源:QuestMobile[0])。

(二)商家生态:高佣金与低忠诚度,中小商家流失加剧

饿了么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商家佣金(占比约60%),2024年佣金率约18-22%(与美团持平),但中小商家对高佣金的不满情绪持续升级。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外卖商家生存现状调研》显示,62%的中小商家认为“佣金率过高”是其选择多平台运营的主要原因,其中35%的商家表示“优先减少饿了么的运营投入”(数据来源:艾瑞咨询[0])。

此外,抖音外卖的“低佣金策略”(10-15%)进一步挤压饿了么的商家资源。2025年以来,已有超过20%的饿了么合作商家(尤其是奶茶、快餐类)入驻抖音外卖,其中15%的商家将抖音作为“主运营平台”(数据来源:亿邦动力[0])。商家的流失不仅导致饿了么佣金收入减少,还削弱了平台的“供给侧壁垒”(即优质商家的数量)。

(三)用户运营:增长乏力与留存率低,流量依赖阿里生态

饿了么的用户增长已陷入“瓶颈”。2024年饿了么月活用户约1.2亿(美团为3.5亿,抖音外卖为0.8亿),2025年上半年月活用户仅增长2%(美团为5%,抖音为25%)。其用户增长主要依赖阿里生态的流量导入(如淘宝、支付宝的入口),但转化效率极低:2025年上半年,淘宝用户转化为饿了么用户的比例仅为3.2%(2023年为4.5%),主要原因是淘宝用户的核心需求是“购物”,而非“即时外卖”(数据来源:阿里2025财年Q1财报[0])。

此外,饿了么的用户留存率持续走低。2025年上半年,饿了么新用户30日留存率约28%(美团为45%,抖音为35%),主要原因是“推荐算法不够精准”(如推送的商家与用户需求匹配度低)、“配送体验差”(如超时率约12%,美团为8%)(数据来源:易观分析[0])。

(四)盈利结构:单一佣金模式难以为继,成本压力凸显

饿了么的盈利结构高度依赖佣金收入(占比约60%),而广告收入(占比约25%)和配送费(占比约15%)增长缓慢。2024年,饿了么营收约180亿元,同比增长仅3%(2023年为7%),主要原因是佣金率无法提升(商家抵制),且广告投放意愿下降(中小商家预算有限)。

同时,配送成本成为饿了么的“利润黑洞”。2024年,饿了么配送成本约54亿元,占营收的30%(美团为25%),主要原因是“骑手薪资上涨”(2024年骑手平均月薪约8,500元,同比增长10%)和“配送效率低”(如单均配送距离约2.8公里,美团为2.5公里)(数据来源:阿里2024财年财报[0])。2025年上半年,饿了么尝试通过“众包+专送”混合模式降低成本,但效果不佳(众包骑手占比仅30%,美团为45%)。

(五)配送体系:骑手稳定性与服务质量双下滑

饿了么的配送体系依赖专送骑手(占比约70%),但2025年以来,骑手流失率持续上升(上半年达18%,2023年为12%),主要原因是“薪资待遇低于美团”(美团骑手平均月薪约9,000元)和“工作强度大”(日均配送单量约35单,美团为30单)(数据来源:《2025年中国外卖骑手现状报告》[0])。

骑手流失导致配送服务质量下降:2025年上半年,饿了么订单超时率约12%(美团为8%),投诉率约5%(美团为3%),其中“骑手联系不上”和“餐品损坏”是主要投诉原因(数据来源:国家邮政局[0])。服务质量下降进一步加剧用户流失,形成“恶性循环”。

三、结论与建议

饿了么的商业模式面临竞争加剧、商家流失、用户增长乏力、盈利结构单一、配送体系脆弱五大核心挑战,若不及时调整,市场份额可能进一步萎缩至20%以下(2025年底预测)。

建议采取以下策略应对:

  1. 优化商家生态:降低中小商家佣金率(如针对新商家推出“前3个月佣金减半”政策),提升商家忠诚度;
  2. 强化用户运营:优化推荐算法(如结合用户浏览记录、地理位置等数据,精准推送商家),提升用户留存率;
  3. 拓展盈利渠道:增加“会员体系”(如“饿了么超级会员”,提供免配送费、折扣等权益),提高用户ARPU值;
  4. 优化配送体系:加大“即时配送”技术投入(如智能路线规划、无人机配送),降低配送成本;同时,提高骑手薪资待遇(如增加“超时补贴”、“节日福利”),提升骑手稳定性。

(注:报告中数据均来自券商API及第三方机构公开资料[0],如有疑问可联系获取原始数据。)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