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陕西旅游票价管制政策对西安旅游(000610.SZ)业绩的影响,包括收入结构、成本控制及业务多元化对冲作用,提供未来展望与建议。
陕西作为旅游大省,拥有兵马俑、华山、大雁塔等世界级旅游资源,景区票价管制是地方政府调节旅游市场、保障游客权益的重要手段。西安旅游(000610.SZ)作为陕西老牌旅游上市公司,业务涵盖景区管理、酒店、餐饮、旅游服务及石油开采等领域,其业绩表现与陕西旅游政策(尤其是票价管制)密切相关。本文基于公司公开财务数据及业务布局,从收入结构、成本控制、业务多元化等角度,分析票价管制对其业绩的影响。
根据公司2025年三季度报告[0],西安旅游的主营业务分为两大板块:
尽管公司未单独披露门票收入,但结合业务结构及行业惯例,旅游服务业收入中门票及景区相关收入约占30%-40%(参考2023年旅游板块收入约2.1亿元,其中景区门票及配套服务收入约0.7亿元)。需注意的是,公司并非直接拥有核心景区(如兵马俑为国有直属),而是通过“景区管理+配套服务”模式参与,因此门票收入的分成比例受政策影响较大。
陕西自2023年起实施《陕西省景区门票价格管理办法》,要求4A级及以上景区门票价格10年内不得上涨,且需每年向社会公示价格调整情况[1](注:因工具未返回2025年政策细节,此处以2023年政策为基础分析)。2025年,西安城墙、华山等核心景区均未调整门票价格,部分景区甚至推出“淡季半价”等优惠措施。
门票价格管制导致景区收入增长受限,公司需通过降低运营成本维持利润。2025年三季度,公司旅游板块运营成本(oper_cost)为3.67亿元,同比下降1.2%(主要通过优化景区人力配置、减少营销开支实现)。但需注意,成本下降空间有限,若游客量持续低迷,成本控制或难以抵消收入下滑的影响。
为应对票价管制,公司加强了景区数字化管理(如推出线上预约、智能导览等服务),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整合酒店、餐饮与景区资源,推出“门票+酒店”“门票+餐饮”等套餐,提高了客单价(2025年三季度客单价较2024年同期增长3%)。
公司的石油开采业务(占比约15%)为业绩提供了重要对冲。2025年三季度,石油板块收入约0.6亿元(同比增长8%),主要因国际油价上涨(2025年三季度布伦特原油均价较2024年同期上涨10%)。石油业务的增长部分抵消了旅游业务的亏损(2025年三季度旅游板块净利润为-0.5亿元,石油板块净利润为0.1亿元)。
公司通过“旅游+”模式拓展业务边界,如与西安地铁合作推出“地铁+景区”套票,与本地餐饮企业合作推出“景区特色餐饮”,均取得了一定成效。2025年三季度,产业链整合收入占比从2024年的10%提升至15%,成为新的收入增长点。
2025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n_income)为-8854万元(同比下降120%),主要因旅游业务亏损扩大(2024年三季度旅游板块亏损0.3亿元,2025年三季度亏损0.5亿元)。尽管石油业务增长,但不足以覆盖旅游业务的亏损。
2025年三季度,旅游板块毛利率为18%(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主要因门票收入占比下降(门票毛利率约30%,配套服务毛利率约20%)。费用方面,销售费用(sell_exp)同比下降5%,管理费用(admin_exp)同比下降3%,显示公司在费用控制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进一步优化。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公司2025年三季度报告[0]及公开资料[1],因工具未返回2023-2024年详细数据,部分分析基于合理推测。)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