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强一股份(603117.SH)剥离非核心业务、聚焦木材物流的战略逻辑,从行业趋势、财务优化与竞争壁垒角度,揭示其业务转移的商业价值与潜在挑战。
根据券商API数据[0],强一股份(全称:江苏万林现代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117.SH)成立于2007年,2015年在上交所上市,主营业务为木材进口领域的综合物流服务,涵盖代理采购、船舶代理、货运代理、港口装卸、仓储配送、木材加工等环节。公司依托子公司盈利港务(国内重要木材接卸码头)的行业优势,聚焦木材供应链物流,是“中国十强原木进口商”和“中国十强锯材进口商”。
从公开信息看,强一股份近期的业务调整主要体现为剥离亏损非核心业务,最典型的案例是2023年出售裕林国际木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裕林国际”)55%股权,使其不再纳入合并报表[0]。结合财务数据与行业趋势,其业务转移的商业逻辑可从以下维度展开:
强一股份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木材进口综合物流服务,尤其是依托盈利港务的码头资源,提供从海外采购到国内配送的全链条服务。然而,裕林国际作为其旗下木材加工子公司,近年来持续亏损(2022年亏损约2.3亿元[0]),成为公司盈利的拖累。
通过出售裕林国际股权,公司将资源从“木材加工”这一非核心环节收缩,集中于物流供应链管理这一核心业务,强化“码头+物流”的协同效应。这一调整符合“聚焦主业、做深壁垒”的战略逻辑,有助于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巩固在木材物流领域的龙头地位。
根据2025年三季报数据[0],公司总资产约13.47亿元,其中固定资产(主要为码头设施)占比约56%(7.59亿元),流动资产占比约10.56%(1.42亿元)。出售裕林国际后,公司剥离了部分低效资产(如木材加工设备),同时减少了合并报表中的亏损额(2024年预计净利润1100-1600万元,同比扭亏[0])。
从财务指标看,2024年管理费用、融资费用较上年同期下降,主要得益于内部管控加强与亏损资产剥离[0]。这一调整改善了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2025年三季报资产负债率约23.55%),降低了财务风险,为后续业务扩张提供了空间。
近年来,国内木材进口市场呈现**“总量稳定、结构升级”的趋势:一方面,原木进口量受环保政策与海外供应波动影响,增长趋缓;另一方面,锯材、人造板等深加工产品进口量持续提升,对物流服务的专业化、精细化**要求更高。
强一股份的业务转移(剥离木材加工、聚焦物流)正是适配这一趋势的选择。通过强化物流供应链能力,公司可更好地满足客户对“高效通关、精准配送、库存管理”的需求,提升客户粘性。例如,盈利港务作为国内重要木材接卸码头,可通过优化装卸流程、拓展仓储空间,承接更多深加工木材的物流业务。
从2025年三季报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5亿元,净利润1405万元,同比均有所改善[0]。其中,管理费用(128.75万元)、融资费用(281.9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主要得益于业务调整后的流程优化与资源整合[0]。
剥离亏损的木材加工业务后,公司可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物流环节的效率提升(如优化港口作业流程、拓展第三方物流服务),从而降低单位运营成本,提升盈利质量。例如,通过整合船舶代理、货运代理等环节,公司可提供“一站式”物流解决方案,提高客户单价与业务附加值。
尽管业务转移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面临以下挑战:
强一股份的业务转移(剥离非核心木材加工业务、聚焦核心物流服务),本质是战略聚焦、资产优化与行业趋势适配的综合结果。通过这一调整,公司改善了盈利质量、降低了财务风险,并强化了在木材物流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后续若能进一步拓展物流服务的深度(如供应链金融、智慧物流),有望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
注:本报告基于现有券商API数据与公开信息撰写,因“业务转移”的具体细节(如转移方向、新业务布局)披露不足,部分分析为合理推测,后续需关注公司公告补充信息。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