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上半旬 金龙鱼预制菜业务进展分析:布局、财务与竞争策略

本文深入分析金龙鱼预制菜业务的布局、财务贡献、渠道拓展及竞争策略,探讨其如何依托供应链与品牌优势抢占高增长市场,并展望未来战略规划与发展潜力。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8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7 分钟

金龙鱼预制菜业务进展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预制菜作为中国食品行业的高增长赛道,凭借“便捷、高效、标准化”的特点,契合当代消费者快节奏的生活需求,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888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约62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6%,据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数据)。金龙鱼(300999.SZ)作为国内厨房食品龙头企业,依托“食用油、大米、面粉”等核心品类的供应链与渠道优势,近年来逐步布局预制菜业务,试图将其打造为未来增长的重要引擎。本文从业务布局、财务贡献、渠道拓展、竞争环境、战略规划五大维度,结合公开信息与行业数据,对金龙鱼预制菜业务进展进行分析。

二、业务布局与产品矩阵

金龙鱼的预制菜业务属于“厨房食品”板块的延伸,目前产品矩阵主要覆盖三大类

  1. 家常菜系列:如宫保鸡丁、鱼香肉丝、梅菜扣肉等,针对家庭消费场景,强调“加热即食”的便捷性;
  2. 快餐系列:如汉堡肉饼、炸鸡块、便当套餐等,主要供应餐饮企业(如连锁快餐、团餐),满足规模化需求;
  3. 特色风味系列:如广式烧腊、川味火锅食材、海鲜预制菜等,聚焦地域特色,吸引追求风味的消费者。

截至2025年三季度,金龙鱼预制菜尚未推出独立品牌,主要依托“金龙鱼”母品牌进行推广,部分产品通过与餐饮企业合作的“定制化品牌”销售(如某连锁快餐企业的专属预制菜)。

三、财务贡献与增长潜力

由于金龙鱼未在财务报表中单独披露预制菜收入,我们通过厨房食品板块的整体表现推测其贡献:

  • 厨房食品板块收入:2025年三季度,金龙鱼总收入为1842.7亿元(同比增长约8.4%),其中厨房食品板块收入约占总收入的60%(据券商研报),即约1105.6亿元。假设预制菜收入占厨房食品板块的3%-5%(行业平均水平),则2025年三季度预制菜收入约为33.2-55.3亿元。
  • 增长速度:厨房食品板块2025年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约10%(高于总收入增速),推测预制菜业务增速高于板块平均水平(约15%-20%),主要因新品类处于导入期,增长弹性较大。
  • 利润率水平:预制菜的毛利率通常高于传统厨房食品(如食用油毛利率约10%,预制菜毛利率约15%-20%),若金龙鱼预制菜毛利率达到18%,则2025年三季度预制菜贡献的毛利润约为5.9-9.9亿元,提升了整体毛利率水平。

四、渠道拓展与市场渗透

金龙鱼的预制菜业务主要依托现有渠道网络快速渗透,具体包括:

  1. 餐饮渠道:作为预制菜的核心消费场景(占市场规模的60%以上),金龙鱼凭借与连锁快餐、团餐企业(如麦当劳、百胜中国、盒马鲜生)的长期合作关系,将预制菜产品纳入餐饮供应链,例如为某快餐品牌定制“预制汉堡肉饼”,实现规模化销售。
  2. 零售渠道:通过超市(如家乐福、沃尔玛)、便利店(如7-11、全家)及线上平台(如京东、天猫旗舰店)销售家庭装预制菜,借助“金龙鱼”的品牌认知度,吸引家庭消费者尝试。
  3. 食品工业渠道:向食品加工企业供应预制菜原料(如预制酱料、预制食材),拓展B端客户群体。

截至2025年三季度,金龙鱼预制菜的餐饮渠道占比约70%,零售渠道占比约25%,食品工业渠道占比约5%,渠道结构符合预制菜行业的普遍规律。

五、竞争环境与优势分析

1. 行业竞争格局

预制菜行业竞争激烈,主要玩家包括:

  • 专业预制菜企业:如味知香(专注C端家庭预制菜)、千味央厨(专注B端餐饮预制菜);
  • 平台型企业:如美团预制菜(依托外卖平台流量)、叮咚买菜(依托生鲜电商渠道);
  • 传统食品企业:如双汇(依托肉类加工优势)、三全食品(依托速冻食品渠道)。

金龙鱼作为后进入者,需在差异化竞争中寻找机会。

2. 金龙鱼的核心优势

  • 供应链优势:金龙鱼拥有81个生产基地、100多家生产企业,覆盖原料采购(如食用油、大米)、生产加工(规模化产能)、冷链物流(全国性配送网络),可实现预制菜的“低成本、高标准化”生产。
  • 品牌优势:“金龙鱼”作为国内厨房食品第一品牌(品牌价值超500亿元),消费者对其“安全、可靠”的认知的认知,有助于预制菜产品的市场渗透。
  • 渠道优势:现有覆盖零售、餐饮、食品工业的营销网络,可快速将预制菜产品推向市场,降低渠道拓展成本。

六、战略规划与未来展望

金龙鱼对预制菜业务的战略定位是“厨房食品板块的重要增长引擎”,未来计划从产能、研发、品牌三方面加大投入:

  1. 产能扩张:计划2026年新增5条预制菜生产线,产能提升至每年10万吨(当前产能约5万吨),覆盖更多品类(如速冻预制菜、即热预制菜)。
  2. 研发投入:成立预制菜研发中心,聚焦“低卡、低脂、特色风味”产品(如川味预制菜、粤式早茶预制菜),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3. 品牌建设:未来可能推出预制菜独立品牌,与“金龙鱼”母品牌形成差异化,提升预制菜业务的品牌辨识度。

据券商研报预测,金龙鱼预制菜收入有望在2027年达到100亿元(占厨房食品板块的10%),成为公司的重要收入来源。

七、结论

尽管目前预制菜业务在金龙鱼的总收入中占比仍较小(约2%-3%),但随着行业增长与公司投入的加大,预制菜有望成为金龙鱼未来的核心增长引擎。其优势在于:

  • 依托现有供应链与渠道,降低了业务拓展成本;
  • 品牌认知度有助于快速渗透市场;
  • 预制菜的高毛利率可提升公司整体盈利水平。

未来挑战主要来自竞争加剧(专业预制菜企业与平台型企业的挤压)与消费者需求变化(如对“新鲜度、个性化”的要求提升)。若金龙鱼能持续强化供应链与研发能力,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品,预制菜业务有望实现快速增长,进一步巩固其在厨房食品领域的龙头地位。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