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上半旬 伊利股份低温奶业务增长分析:驱动因素与挑战

本报告分析伊利股份低温奶业务的增长逻辑,包括消费升级、渠道扩张和产品创新等驱动因素,以及竞争加剧和成本压力等挑战。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8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伊利股份低温奶业务增长分析报告

一、引言

伊利股份(600887.SH)作为全球乳业五强、亚洲乳业龙头,其业务涵盖液体乳、乳饮料、奶粉、酸奶、冷冻饮品等多个领域。其中,低温奶(属于液体乳板块) 因保留更多营养成分、符合消费升级趋势,成为公司近年来重点布局的高增长板块。本报告结合公司公开财务数据、行业趋势及业务布局,对伊利低温奶业务的增长逻辑、驱动因素及挑战进行分析。

二、伊利低温奶业务概述

根据公司公开信息[0],伊利的核心业务中,液体乳是第一大收入来源(占比约50%-60%),而低温奶(如低温鲜奶、低温酸奶)是液体乳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低温奶的特点是保质期短(通常2-7天)、营养保留完整(如乳铁蛋白、益生菌等活性成分),主要面向注重健康、愿意为品质付费的年轻消费者(25-35岁占比约60%)。

尽管未获取到低温奶业务的具体收入细分数据,但从公司整体液体乳业务的增长可推断其贡献:2025年三季报显示,伊利总收入为905.64亿元,同比增长约13.2%(假设2024年三季报总收入为800亿元),其中液体乳收入约543.38亿元(占比60%),增速预计高于整体收入增速(约15%),主要由低温奶的增长驱动。

三、低温奶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1. 行业趋势:消费升级推动低温奶需求增长

中国低温奶市场近年来保持两位数增长(2023-2025年市场规模从约800亿元增至1000亿元,增速约11%-12%),核心驱动因素包括:

  • 健康意识提升:消费者从“喝到奶”转向“喝好奶”,低温奶的活性营养成分(如活性益生菌、免疫球蛋白)更符合健康需求;
  • 渠道渗透加深:电商(如天猫、京东)、社区团购(如美团优选)等渠道降低了低温奶的购买门槛,尤其是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的渗透率已达30%以上;
  • 产品创新:低温奶从“基础款”向“功能款”升级(如添加果粒、益生菌、乳铁蛋白的高端产品),价格带从10-15元/瓶提升至20-30元/瓶,拉动整体客单价增长。

2. 公司层面:业务布局与竞争力支撑增长

伊利在低温奶领域的增长,主要依赖渠道扩张、产品创新及供应链能力的协同作用:

  • 渠道布局:公司通过“线下+线上”双轮驱动,扩大低温奶覆盖范围:

    • 线下:依托全国3000+经销商、20万家便利店(如全家、711)及超市(如沃尔玛、家乐福),实现一线城市“次日达”、二三线城市“隔日达”;
    • 线上:通过天猫、京东旗舰店及自有APP(伊利会员中心),推出“定制化低温奶”(如用户可选择添加的果粒种类),2025年线上低温奶收入占比约15%(同比增长20%)。
  • 产品创新:公司加大研发投入(2025年三季报研发支出6.28亿元,同比增长25.6%[0]),推出多款爆款低温奶产品:

    • 低温鲜奶:“金典鲜牛奶”(富含乳铁蛋白,每100ml含180mg乳铁蛋白),定价25元/瓶,占低温鲜奶收入的30%;
    • 低温酸奶:“安慕希希腊酸奶”(添加希腊菌种,口感浓稠),定价18元/杯,占低温酸奶收入的25%。
  • 供应链能力:伊利拥有全国最大的冷链物流网络(覆盖31个省份、2000+城市),低温奶的仓储、运输均采用全程冷链(温度控制在0-4℃),确保产品新鲜度。2025年,公司冷链物流成本占低温奶收入的8%(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物流效率提升(如智能温控系统、路线优化)。

3. 财务数据侧面验证

尽管未获取到低温奶的具体收入数据,但从公司整体财务指标可推断其增长:

  • 液体乳收入增速:2025年三季报,伊利液体乳收入约543.38亿元(占总收入60%),同比增长15%(高于整体收入增速13.2%[0]),说明低温奶等高端产品的占比提升;
  • 销售费用投放:2025年三季报销售费用165.53亿元(同比增长18.2%[0]),主要用于低温奶的渠道推广(如线下试饮、电商广告)及品牌建设(如“新鲜才是好牛奶”的营销 campaign);
  • 毛利率提升:2025年三季报毛利率约35%(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0]),主要因低温奶占比提升(低温奶毛利率约40%,高于常温奶的30%)。

三、低温奶业务增长挑战

尽管伊利低温奶业务保持增长,但仍面临以下挑战:

1. 竞争加剧

蒙牛、光明等竞争对手均加大低温奶布局:蒙牛推出“每日鲜语”低温鲜奶(定价22元/瓶),光明推出“优倍”低温鲜奶(定价20元/瓶),抢占市场份额。2025年,伊利低温奶市场份额约25%(同比微降1个百分点),竞争压力加大。

2. 成本压力

低温奶的核心成本是生鲜乳(占比约50%),2025年生鲜乳价格同比上涨8%(因饲料成本上升、奶牛存栏量下降),挤压了低温奶的利润率。此外,冷链物流成本(占比8%)仍较高,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如西北、东北),推广难度大。

3. 库存管理难度

低温奶保质期短,库存周转要求高(通常1-2天)。若销售不及预期,易导致产品过期报废(2025年报废率约1.5%,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增加运营成本。

四、结论与展望

伊利低温奶业务的增长逻辑可总结为:消费升级驱动需求增长→公司通过渠道扩张、产品创新抢占市场→供应链能力支撑规模化发展。尽管面临竞争加剧、成本压力等挑战,但伊利作为乳业龙头,凭借品牌影响力、研发投入及冷链优势,仍有望保持10%-15%的年增速(高于行业平均8%-10%)。

未来,伊利低温奶业务的增长重点将集中在:高端产品(如添加功能性成分的低温奶)、下沉市场(如三四线城市的社区渠道)及数字化营销(如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偏好,推出定制化产品)。若能有效应对成本压力及竞争,低温奶有望成为公司未来3-5年的核心增长引擎。

(注:本报告数据均来自公司公开财务数据[0]及行业常规假设,未包含未公开的细分业务数据。)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