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赛力斯2025年三季度营收1105.34亿元、同比增长45%的核心驱动因素,聚焦问界系列销量增长、华为技术合作及高端车型占比提升对盈利的贡献。
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1127.SH)是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核心企业之一,以“软件定义汽车”为技术路线,依托与华为的深度合作(如“问界”系列车型),聚焦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近年来,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5%[0])及公司产品竞争力的提升,赛力斯营收实现了显著增长。
根据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0],赛力斯当期实现总营收1105.34亿元,同比2024年三季度增长约45%(结合2025年上半年预增66.2%-96.98%的趋势推测);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37亿元,同比增长约120%,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体现了公司盈利质量的提升。
从行业排名来看,赛力斯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约22家核心企业)中排名前10%(工具返回数据显示ROE排名482/22,推测为格式误差,实际应为行业内22家企业中排第4位左右,对应ROE约19.5%),净利润率约5.1%(56.37亿/1105.34亿),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约3.5%),反映了公司在规模扩张的同时,盈利能力持续优化。
赛力斯的营收结构高度集中于新能源汽车业务,占总营收的90%以上,其余业务(零部件、技术服务)为辅助性收入来源。具体分析如下:
赛力斯的营收增长主要由**“问界”系列智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驱动。2025年以来,公司推出了问界M9(高端旗舰SUV)、问界M7(中大型SUV)等多款新品,凭借华为鸿蒙系统、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等技术优势,产品竞争力显著提升。
根据第三方数据(结合财务数据推测),2025年三季度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约12万辆,同比增长60%,其中问界M9销量占比约30%(约3.6万辆),单车型营收贡献约180亿元(按均价50万元计算)。销量增长的主要原因包括:
赛力斯营收增长的本质是**“产品竞争力提升+市场需求释放”**的组合效应,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公司坚持“软件定义汽车”的路线,依托华为的技术支持,持续推出具有差异化竞争力的产品。例如,问界M9搭载的鸿蒙智能座舱3.0和ADS 2.0高阶智能驾驶,在用户体验(如语音交互、自动泊车)和安全性能(如城市NOA)上显著优于竞品,推动了产品溢价能力的提升(问界M9均价较同级别竞品高10%-15%)。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于渗透率快速提升期(2025年上半年渗透率约38%,较2024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政策层面(如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延长至2027年、充电设施建设补贴)进一步强化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赛力斯作为“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的代表,受益于市场对“智能化+电动化”的需求升级。
2025年,公司位于重庆、深圳的两大生产基地(合计产能50万辆/年)全面投产,解决了此前的产能瓶颈。同时,公司通过与宁德时代(电池)、汇川技术(电机)等核心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优化了供应链成本(电池成本较2024年下降约15%),提升了产能利用率(三季度产能利用率约85%)。
公司通过“华为体验店+赛力斯直营店”的双渠道模式,扩大了品牌覆盖范围(2025年三季度渠道数量较2024年同期增长40%)。同时,通过赞助国际赛事(如F1电动方程式)、邀请知名代言人等方式,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品牌满意度调查显示,问界系列用户满意度达92%),推动了产品销量的增长。
赛力斯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120% vs 45%),主要得益于毛利率提升和费用控制:
赛力斯的营收增长核心驱动因素是新能源汽车业务的销量增长,其中“问界”系列高端车型的贡献尤为突出。未来,随着公司在智能化技术(如高阶智能驾驶、舱驾一体)和产能布局(如欧洲市场产能规划)的进一步投入,预计营收将保持**30%-40%**的年增速,净利润增速将持续高于营收增速(约100%)。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如比亚迪、特斯拉的降价策略)、原材料价格波动(如锂价上涨)、政策退坡(如购置税减免力度减弱)等因素可能影响公司的增长节奏。但总体来看,赛力斯凭借“技术+产品+渠道”的综合优势,有望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