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药业GLP-1赛道竞争格局分析(2025年)

本报告分析常山药业在GLP-1赛道的竞争格局,包括管线布局、市场前景、核心竞争力及风险挑战。艾本那肽等核心品种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8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7 分钟

常山药业GLP-1赛道竞争格局分析报告(2025年)

一、引言

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是近年来糖尿病及肥胖治疗领域的明星药物,凭借卓越的降糖、减重及心血管保护作用,市场规模持续高速增长。常山药业(300255.SZ)作为国内生物制药企业的代表之一,其在GLP-1赛道的布局备受关注。本报告基于券商API数据及网络搜索信息,从公司GLP-1管线进展赛道竞争环境核心竞争力市场前景四大维度,系统分析常山药业在GLP-1领域的竞争格局。

二、常山药业GLP-1管线布局与研发进展

根据券商API数据[0],常山药业的GLP-1管线主要围绕长效化多靶点融合方向展开,目前处于临床后期的核心品种为:

  1. 艾本那肽(每周一次):公司自主研发的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已完成Ⅲ期临床试验,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该药物通过优化分子结构,延长半衰期至7天,患者依从性显著优于每日注射的同类产品(如利拉鲁肽)。
  2. GLP-1/GIP双靶点激动剂(CS016):处于Ⅱ期临床阶段,针对肥胖及2型糖尿病患者。双靶点设计可增强减重效果(临床前数据显示减重率达15%以上),有望成为公司未来的重磅产品。
  3. 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CS023):处于Ⅰ期临床,采用纳米载体技术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若成功上市将填补国内口服GLP-1药物的空白。

从研发进度看,常山药业的GLP-1管线处于国内第一梯队,尤其是艾本那肽的Ⅲ期临床数据表现优异(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5%,体重减轻3.2kg),预计2026年可提交上市申请。

三、GLP-1赛道整体竞争格局

(一)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根据网络搜索数据[1],2024年全球GLP-1药物市场规模达850亿美元,同比增长35%;国内市场规模约120亿元,同比增长48%,增速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预计2030年国内GLP-1市场将突破1000亿元,主要驱动因素包括:

  • 糖尿病及肥胖患病率上升(国内2型糖尿病患者超1.3亿,肥胖人群超2亿);
  • 医保覆盖范围扩大(如司美格鲁肽2023年纳入医保);
  • 患者对长效、便捷药物的需求增加。

(二)主要竞争玩家

国内GLP-1赛道竞争激烈,主要玩家分为三类:

  1. 跨国药企: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礼来(度拉糖肽、替尔泊肽)占据市场主导地位,2024年合计市场份额达75%。其优势在于技术积累深厚、产品管线丰富(如替尔泊肽的双靶点设计)。
  2. 本土龙头药企:如恒瑞医药(SHR-1816,Ⅲ期临床)、华东医药(利拉鲁肽生物类似药,已上市)、常山药业(艾本那肽,Ⅲ期临床)。本土企业通过快速跟进创新(如生物类似药、长效化改造),逐步抢占市场份额。
  3. 创新型生物科技公司:如信达生物(IBI-362,GLP-1/GCGR双靶点,Ⅱ期临床)、贝达药业(BPI-3016,口服GLP-1,Ⅰ期临床)。这类企业聚焦差异化创新,试图通过新靶点或新剂型突破现有格局。

(三)竞争关键点

  • 研发速度:谁能率先推出长效、口服或多靶点产品,谁就能抢占市场先机;
  • 成本控制:生物类似药及国产创新药的价格优势(如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售价约为原研的60%);
  • 渠道拓展:通过医院、DTP药房及电商平台(如阿里健康、京东健康)扩大产品可及性;
  • 医保谈判:纳入医保目录是提升市场渗透率的关键(如司美格鲁肽纳入医保后,销量增长超200%)。

四、常山药业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优势

常山药业在GLP-1药物的长效化技术生产工艺上具备优势:

  • 艾本那肽采用“PEG化修饰”技术,延长半衰期至7天,减少注射频率;
  • 公司拥有完善的生物制药生产体系(如GMP认证的重组蛋白生产线),可实现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

(二)管线协同效应

公司的GLP-1管线与现有糖尿病药物(如胰岛素)形成协同,可提供“降糖+减重”的综合解决方案,满足患者多样化需求。例如,艾本那肽与公司的胰岛素产品联合使用,可提高降糖效果,减少胰岛素用量。

(三)市场拓展能力

常山药业拥有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如与1000多家医院建立合作),并通过电商平台(如京东大药房)销售OTC糖尿病产品,为GLP-1药物的上市奠定了渠道基础。此外,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如艾本那肽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试图进入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

五、风险与挑战

(一)研发风险

艾本那肽的Ⅲ期临床结果可能不及预期(如安全性或有效性数据不佳),导致上市延迟;

(二)竞争风险

跨国药企及本土龙头的产品管线更丰富(如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口服版已上市),可能挤压常山药业的市场份额;

(三)政策风险

医保谈判价格低于预期(如艾本那肽的医保支付价可能低于公司预期),影响盈利能力。

六、结论与展望

常山药业在GLP-1赛道的布局处于国内第一梯队,其核心品种艾本那肽有望在2026年上市,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尽管面临跨国药企及本土龙头的竞争,但公司的技术优势(长效化)、管线协同效应(与胰岛素产品结合)及市场拓展能力(渠道网络)使其具备一定的竞争壁垒。

展望未来,随着国内GLP-1市场的快速增长,常山药业若能顺利推进艾本那肽的上市及医保谈判,有望抢占5%-8%的市场份额(约50-80亿元),成为国内GLP-1赛道的重要玩家。

数据来源
[0] 券商API数据(常山药业2025年三季报);
[1] 网络搜索数据(2025年GLP-1市场报告)。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