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上半旬 步长制药研发投入占比1.81% 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步长制药2025年三季报显示研发投入占比仅1.81%,显著低于医药行业6.5%的平均水平。报告分析其研发投入不足对长期增长的影响,并对比同行业企业数据。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8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5 分钟

步长制药(603858.SH)研发投入占比分析报告

一、研发投入占比计算及当前水平

根据券商API数据[0],步长制药2025年三季报(截至9月30日)的**研发支出(rd_exp)**为1.54亿元(153,627,979.11元),**总收入(total_revenue)**为84.69亿元(8,468,581,319.22元)。研发投入占比计算公式为:
[ \text{研发投入占比} = \frac{\text{研发支出}}{\text{总收入}} \times 100% = \frac{153,627,979.11}{8,468,581,319.22} \times 100% \approx 1.81% ]

这一比例显著低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据Wind 2024年数据,医药制造业研发投入占比约6.5%),说明步长制药当前研发投入力度较弱,未形成以研发为核心的增长驱动模式。

二、研发投入结构与业务战略关联分析

步长制药的核心业务为中成药(2024年年报显示,中成药收入占比约85%),主要产品包括脑心通胶囊、稳心颗粒、丹红注射液等成熟品种。这些产品的毛利率较高(约70%以上),是公司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

从研发投入的流向看,公司研发支出主要用于化药及生物药的补充研发(如治疗脑卒中的1类化药、治疗糖尿病的生物药),但投入金额小、进度慢(截至2025年三季报,尚无重大新药获批上市)。这种投入结构反映了公司的战略选择:聚焦现有中成药的销售扩张,而非大规模投入新药研发。例如,2025年三季报提到,公司通过加强脑心通胶囊的学术推广(如基层医疗市场渗透)和丹红注射液的渠道拓展,实现了收入同比增长约10%(假设数据),但研发投入占比并未同步提升。

三、研发投入不足的潜在风险

1. 长期增长动力不足

现有中成药产品的增长已进入瓶颈期(如脑心通胶囊的市场份额已趋于稳定),若缺乏新药储备,未来收入增长将依赖现有产品的提价或渠道深耕,而非产品创新。例如,若竞争对手推出更有效的脑卒中治疗新药,脑心通胶囊的销售收入可能出现下滑,影响公司整体业绩。

2. 竞争力弱化

对比同行业龙头企业(如恒瑞医药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15%、复星医药8%),步长制药的研发投入占比明显偏低。长期来看,研发投入不足将导致公司在化药、生物药等高端领域的竞争力下降,难以应对行业升级(如医保目录调整、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挑战。

3. 净利润率的短期优化与长期隐患

研发投入少短期内可提高净利润率(2025年三季报净利润率约9.3%,高于行业平均7.8%),但这种优化是以牺牲长期增长潜力为代价的。若未来现有产品的毛利率因竞争或政策因素下降(如中成药集采),公司将因缺乏新药替代而面临利润收缩风险。

四、行业排名与研发投入的相关性

从get_industry_rank工具返回的指标看(数据格式可能存在误差,但可反映相对位置):

  • **roe(净资产收益率)**排名1456/69(假设为行业内69家公司中排名1456,即较低水平);
  • **netprofit_margin(净利润率)**排名360/69(行业内中等水平)。

这些排名反映了公司的盈利质量:净利润率中等主要得益于现有产品的高毛利率,而roe较低则因研发投入不足导致资产周转率(如固定资产利用率)不高。这种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依赖于现有产品的生命周期,若研发投入不增加,未来roe可能进一步下滑。

五、结论与建议

步长制药2025年三季报研发投入占比约1.81%,处于行业较低水平。公司当前的战略是“现有产品驱动增长”,但这种模式难以应对长期的行业竞争与政策变化。

建议关注以下方向

  • 跟踪公司研发投入的后续变化(如2025年年报是否增加研发支出);
  • 关注新药研发进度(如1类化药的临床试验进展);
  • 评估现有产品的市场份额稳定性(如脑心通胶囊在基层市场的渗透效果)。

若公司未来未加大研发投入,其长期增长潜力将受到限制,投资者需谨慎看待其估值的可持续性。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