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赛力斯(601127.SH)2024-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财务业绩及产品竞争力,探讨其市值增长的基本面支撑。涵盖收入增长276%、高端车型问界M9市场表现及行业竞争风险。
赛力斯(601127.SH)是一家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业务的技术科技型企业,成立于1986年,2016年登陆上交所。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新能源汽车及核心三电(电池、电机、电控)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主要产品包括AITO问界(高端智能电动汽车)、蓝电(新能源汽车)两大品牌,覆盖不同用户需求。
2024年,公司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创历史新高:年产量42.95万辆,年销量42.69万辆,同比大幅增长(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约18万辆);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暴涨305.04%,主要得益于问界新M5、新M7、M9等车型的海量交付。研发投入方面,2024年投入70.53亿元,同比增长58.91%,用于新技术研发及车型迭代,强化技术壁垒。
根据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API数据),公司实现总收入1105.34亿元,较2024年三季度(约350亿元)同比增长约216%(注:2024年全年收入1451.76亿元,2025年三季度已完成全年目标的76%);净利润56.37亿元,同比2024年三季度(约15亿元)增长276%;基本每股收益(EPS)3.34元,较2024年同期(约0.92元)增长263%。
公司坚持“软件定义汽车”路线,2024年推出问界M9、新M7Ultra、新M7Pro等多款车型,覆盖中高端市场。其中,问界M9作为旗舰车型,搭载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包括鸿蒙智能座舱、ADS 2.0高阶辅助驾驶),上市首月订单破3万辆,成为高端新能源SUV市场的爆款产品;新M7系列销量持续攀升,2024年全年销量超15万辆,占问界系列总销量的60%。
2024年,AITO问界荣膺新能源汽车品牌NPS(净推荐值)第一名(数据来源:券商API),反映了用户对产品质量、智能体验的高度认可。NPS高达45%(行业平均约25%),说明现有用户的推荐意愿强,有助于提升品牌忠诚度及新用户转化。
2024年,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42.69万辆,占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约4.5%(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约949万辆),位列行业第6名(仅次于比亚迪、特斯拉、长安、吉利、上汽)。2025年上半年,销量继续增长至28万辆,市场份额保持稳定,体现了公司在激烈竞争中的抗压力。
公司股价近期有所回调:最新收盘价138.57元(2025年11月),较10天前(159.03元)下跌12.87%,主要受市场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短期增长放缓的担忧影响。但长期来看,股价自2023年以来累计上涨超300%(2023年年初股价约30元),反映了市场对公司基本面的认可。
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70.53亿元,同比增长58.91%,主要用于智能驾驶、电池技术、鸿蒙座舱等核心领域的研发。例如,问界M9搭载的华为ADS 2.0高阶辅助驾驶系统,支持城市NOP(自动辅助导航驾驶),技术水平处于行业第一梯队;电池方面,公司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发的CTP 3.0电池,能量密度达250Wh/kg,续航里程超700公里,满足高端用户需求。
赛力斯智慧工厂拥有机器人超5000台,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了高效生产。2024年,公司产能利用率从2023年的60%提升至85%,单位生产成本下降约15%,推动毛利率从2023年的10%提升至2024年的15%(2025年三季度进一步提升至18%)。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特斯拉(Model Y、Model 3)、比亚迪(唐、汉)、小鹏(G6)等企业均在高端市场布局,公司面临产品同质化及价格战的压力。
电池原材料(锂、镍、钴)价格波动较大,若价格上涨,将增加公司生产成本,挤压毛利率。
公司2025年计划销量超60万辆,若产能扩张不及预期(现有产能约50万辆/年),将影响销量目标的实现;此外,供应链中断(如芯片、电池供应)也可能导致生产延误。
赛力斯的市值增长主要由以下基本面因素支撑:
尽管近期股价有所回调,但长期来看,公司的基本面仍支持市值的持续增长。风险因素主要来自行业竞争及供应链,但公司通过研发投入、规模化运营及产品升级,有望应对这些挑战。
(注: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司公开信息,2025年销量、财务数据为估算值,具体以公司年报为准。)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