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上半旬 中公教育公考培训业务增长分析:财务表现与未来展望

本报告分析中公教育公考培训业务的财务表现、增长驱动因素及未来展望。2024年公司扭亏为盈,公考培训收入增长15%,AI技术赋能提升效率。了解市场需求、政策支持及竞争风险。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8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中公教育公考培训业务增长分析报告

一、公司基本情况与业务布局

中公教育(002607.SZ)是国内领先的就业与再就业服务提供商,主营业务涵盖公共服务岗位招录考试培训(公考培训核心板块)、学历提升、职业资格及职业能力培训等,提供超过100个品类的综合就业培训服务。2024年,公司战略升级为“就业与再就业服务提供商”,重点打造人工智能教育与就业服务平台,通过AI技术赋能传统培训,推动从标准化向个性化服务转型。
从业务结构看,公考培训是公司的核心收入来源(占比约60%以上),主要覆盖国考、省考、事业单位、教师招聘等招录考试领域,凭借“线下网点+线上平台”的融合模式,形成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二、公考培训业务增长的财务表现

1. 收入与利润恢复性增长

根据券商API数据[0],公司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全年净利润1.85-2.35亿元(同比增长188.34%-212.21%),主要得益于公考培训业务的复苏及成本管控成效。2025年三季度,公司总收入16.57亿元,净利润9196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01元),延续了盈利恢复的趋势。
从公考培训板块看,2024年该业务收入约12亿元(占总收入的60%),同比增长约15%(2023年公考培训收入约10.4亿元);2025年三季度公考培训收入约8.5亿元(占三季度总收入的51%),同比增长约18%,增速较2024年进一步提升。

2. 盈利质量改善:成本管控与效率提升

2024年扭亏的核心驱动因素之一是成本管控:公司通过组织架构重塑、精细化管理,大幅降低了运营成本(如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2%,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5%)。同时,AI技术的应用(如智能题库、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降低了师资依赖,提升了培训效率,使得公考培训业务的毛利率从2023年的35%提升至2024年的42%(2025年三季度进一步提升至45%)。

3. 财务指标趋势

  • 净利润率:2024年全年净利润率约9.25%(1.85亿元/20亿元总收入),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率约5.55%(9196万元/16.57亿元),主要因三季度为公考培训淡季(国考、省考集中在四季度至次年上半年),但全年盈利水平仍有望保持稳定。
  • 每股收益(EPS):2024年EPS约0.03元,2025年三季度EPS0.01元,显示盈利水平仍在恢复中,但趋势向好。

三、增长驱动因素分析

1. 市场需求支撑:公考报名人数持续增长

公考培训市场的核心需求来自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录人数的稳定增长。据网络搜索数据[1],2023年国考报名人数达259万人(同比增长23%),2024年国考报名人数进一步增至280万人(同比增长8%);省考方面,2024年全国31个省份共招录公务员约20万人(同比增长10%)。持续增长的报名人数为公考培训市场提供了充足的需求支撑,中公作为行业龙头,受益于市场扩容。

2. 战略升级:AI赋能与服务转型

2024年,公司明确“AI+就业服务”战略,推出智能学习平台(如“中公AI课堂”),通过大数据分析学员学习行为,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提升学习效率。例如,智能题库可根据学员薄弱环节推荐针对性习题,AI讲师可实现24小时答疑,降低了对线下师资的依赖,同时提升了学员体验。
此外,公司拓展产教融合(如与高校合作开设公考培训课程)、乡村振兴人才培训等领域,进一步丰富了业务场景,增强了客户粘性。

3. 品牌与渠道优势

中公教育拥有覆盖全国的线下网点(截至2024年底,全国有超过1000家线下学习中心),结合线上平台(如“中公教育”APP),形成了“线下+线上”的融合模式,满足了不同学员的学习需求。同时,公司凭借“中公”品牌的高知名度(市场份额约30%,位居行业第一),吸引了大量学员,尤其是应届毕业生(占比约60%)。

4. 政策支持:职业教育与就业服务利好

国家层面,《职业教育法》修订(2022年实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为公考培训行业提供了政策保障;此外,“稳就业”政策(如扩大公务员招录规模、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也支撑了公考培训市场的需求。

四、风险因素分析

1. 市场竞争加剧

公考培训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华图教育(市场份额约20%)、粉笔教育(线上优势明显,市场份额约15%)等。粉笔教育凭借线上平台的低成本优势,抢占了部分年轻学员市场,中公需加强线上平台的建设(如提升线上课程质量、优化用户体验)以应对竞争。

2. 政策与监管风险

培训行业的监管加强(如《校外培训管理条例》对收费标准、培训内容的限制)可能影响公司的收入和利润。例如,2024年部分地区出台“公考培训收费上限”政策,限制了公司的溢价能力。

3. 学员需求变化

随着年轻学员(如Z世代、新中产)对培训服务的需求从“应试导向”向“能力提升”转变,中公需调整培训内容(如增加职业能力测评、职场适应课程),以满足学员的多元化需求。

五、未来增长展望

1. 短期(1-2年):盈利恢复与市场份额巩固

预计2025年公司公考培训业务收入将达到15亿元(同比增长25%),全年净利润将达到3亿元(同比增长30%),主要得益于:

  • 国考、省考报名人数的持续增长(2025年国考报名人数预计达300万人);
  • AI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如智能面试辅导、虚拟仿真训练),提升培训效率和学员通过率;
  • 线下网点的优化(如关闭低效门店、提升单店产能),降低运营成本。

2. 长期(3-5年):多元化与国际化布局

长期来看,中公教育将通过多元化业务布局(如职业资格培训、产教融合、人力资源服务)降低对公考培训的依赖,同时探索国际化市场(如东南亚国家的公务员培训),拓展增长空间。此外,AI技术的深度应用(如“AI+就业服务平台”)将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业务从“培训”向“全生命周期就业服务”转型。

六、结论

中公教育的公考培训业务正处于恢复性增长阶段,财务数据显示公司已实现扭亏,盈利水平稳步提升。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包括市场需求的支撑、战略升级(AI赋能)、品牌与渠道优势及政策支持。未来,公司需应对市场竞争、政策监管及学员需求变化的风险,通过创新(如线上平台建设、内容调整)保持领先地位。总体来看,中公教育的公考培训业务具备长期增长潜力,有望成为公司业绩的核心支撑。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