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贵州银行2024-2025年普惠金融进展,涵盖贷款规模、客户覆盖、产品创新及风险控制,揭示其数字化驱动战略与地方经济支持成效。
普惠金融是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尤其对于贵州省这样以小微企业、三农经济为重要支撑的区域而言,其意义更为突出。贵州银行作为贵州省本土法人银行,自成立以来便将“服务地方、服务中小、服务民生”作为战略定位,普惠金融业务已成为其核心业务板块之一。本报告将从规模与增速、客户覆盖、产品创新、风险控制四大维度,结合财务数据与业务实践,分析贵州银行2024-2025年普惠金融的进展情况。
根据券商API数据[0],贵州银行(06199.HK)2024年末普惠金融相关贷款(含小微企业贷款、涉农贷款)余额约为420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5.6%,增速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12.3%)。其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280亿元,占普惠贷款总额的66.7%,较2023年提升3.2个百分点;涉农贷款余额为140亿元,占比33.3%,增速达18.9%,主要受益于贵州省“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
从占比来看,普惠贷款占全行贷款总额的比例由2023年的18.7%提升至2024年的21.2%,反映出贵州银行对普惠金融的战略倾斜。2025年上半年,这一比例进一步升至22.5%,预计全年普惠贷款余额将突破480亿元,增速保持在14%以上。
贵州银行普惠金融的客户覆盖呈现“广度拓展+深度渗透”的特征。2024年末,普惠金融客户数量达12.8万户,较2023年增加2.1万户,其中小微企业客户4.5万户,个体工商户5.2万户,三农客户3.1万户。2025年上半年,新增客户中首次获得贷款的客户占比达35%,说明贵州银行在挖掘“首贷户”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核心问题。
从区域覆盖来看,贵州银行的普惠贷款已渗透至贵州省88个县(市、区),其中贫困县(已脱贫)贷款余额占比达28%,较2023年提升5个百分点。例如,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贵州银行推出“苗乡贷”,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小微企业提供无抵押信用贷款,2024年累计发放贷款12亿元,支持了1.2万户苗族同胞创业。
贵州银行在普惠金融产品创新上以“数字化+场景化”为核心,推出了一系列符合小微企业、三农客户需求的产品:
普惠金融的核心挑战是“风险控制”,贵州银行通过“大数据+全流程”风控体系,实现了普惠贷款不良率的有效控制。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4年末,贵州银行普惠贷款不良率为1.8%,较全行贷款平均不良率(1.6%)略高,但低于全国城商行普惠贷款平均不良率(2.1%)。2025年上半年,这一比例降至1.7%,主要得益于:
贵州银行2024-2025年普惠金融进展显著,实现了“规模扩张、客户覆盖、产品创新、风险控制”的协同发展。其核心经验在于:立足地方需求,以数字化为驱动,平衡普惠性与安全性。
展望未来,贵州银行普惠金融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利率下行压力(挤压利润空间)、小微企业经营不确定性(增加风险)、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需求不足)。为此,建议贵州银行:
总体来看,贵州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潜力,有望成为其未来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同时为贵州省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