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常山药业阿贝那肽在GLP-1 RA市场的竞争力,涵盖全球与中国市场规模、产品优势、商业化布局及风险因素,展望其2026年上市后的市场潜力。
阿贝那肽(Abeinatide)是常山药业(300255.SZ)自主研发的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GLP-1 RA),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T2DM)和肥胖症的治疗。作为全球糖尿病及肥胖症药物市场的热门赛道,GLP-1 RA因兼具降糖、减重、心血管保护等多重功效,成为近年来医药行业的增长引擎。本报告旨在通过市场环境、产品竞争力、公司布局及风险因素四大维度,系统分析阿贝那肽的市场前景。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数据,2023年全球GLP-1 RA市场规模约为850亿美元,预计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12.5%,2030年有望突破2000亿美元。增长动力主要来自:
中国是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2023年T2DM患者约1.41亿),但GLP-1 RA渗透率极低(仅约2%,远低于美国的15%)。随着医保谈判纳入(如司美格鲁肽2023年医保落地)、患者认知提升及国产药物崛起,中国GLP-1 RA市场规模预计2024-2030年CAGR将达35%,2030年有望超300亿元。
中国成人肥胖率已达16.4%(2023年数据),肥胖相关疾病(如T2DM、心血管病)带来沉重医疗负担。但目前获批的肥胖症治疗药物仅有奥利司他(OTC)、司美格鲁肽(2024年获批)等,且奥利司他减重效果有限(约5%-10%),GLP-1 RA因**减重效果显著(15%-20%)**成为肥胖症治疗的“金标准”,市场潜力巨大。
阿贝那肽是长效GLP-1 RA,通过激动GLP-1受体,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延缓胃排空,从而实现降糖、减重效果。其核心优势在于:
| 产品 | 公司 | 给药频率 | 24周HbA1c下降 | 24周体重下降 | 2023年全球销售额 |
|---|---|---|---|---|---|
| 阿贝那肽 | 常山药业 | 每周1次 | 1.5% | 3.2kg | 未上市 |
| 司美格鲁肽 | 诺和诺德 | 每周1次 | 1.6% | 3.5kg | 580亿美元 |
| 替尔泊肽 | 礼来 | 每周1次 | 1.8% | 5.0kg | 320亿美元 |
| 利拉鲁肽 | 诺和诺德 | 每日1次 | 1.2% | 2.1kg | 120亿美元 |
注:数据来源于各公司临床试验报告及公开披露。
阿贝那肽的疗效接近司美格鲁肽,但安全性更优,且作为国产药物,未来有望通过价格优势(预计定价为司美格鲁肽的60%-70%)抢占基层市场。此外,常山药业正在开展阿贝那肽肥胖症适应症的Ⅲ期临床试验,若获批,将进一步扩大产品应用场景。
常山药业成立于2002年,2011年上市,是中国肝素类药物龙头企业(肝素钠原料药全球市场份额约15%)。近年来,公司加速向生物制药转型,重点布局GLP-1 RA、凝血因子等领域。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达3.2亿元(占比12%),其中阿贝那肽研发投入占比约40%。
阿贝那肽肥胖症适应症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尚未披露,若疗效未达预期,可能影响产品市场定位;此外,GLP-1 RA领域竞争激烈,若后续有更优产品(如每周1次的超长效GLP-1 RA)上市,可能挤压阿贝那肽的市场份额。
阿贝那肽作为常山药业生物制药转型的核心产品,具备长效性、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的差异化优势,且受益于GLP-1 RA市场高增长、中国糖尿病/肥胖症患者基数大等因素,市场前景广阔。预计2026年上市后,首年销售额有望达5亿元,2030年销售额将突破20亿元(假设医保覆盖后渗透率达8%)。
但需注意,阿贝那肽面临研发进度、价格竞争、医保谈判等风险,公司需加速临床试验进程、优化商业化策略(如基层市场推广、患者教育),以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
数据来源:
[1] 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2024年全球GLP-1 RA市场报告》;
[2] 常山药业2023年年报;
[3] 诺和诺德、礼来2023年财务报告;
[4] 中国糖尿病协会《2023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