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上半旬 京东健康医疗服务占比低的原因及财经分析

本文深入分析京东健康医疗服务占比低的核心原因,包括业务发展阶段、行业壁垒、盈利模式及竞争环境,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潜力。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8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7 分钟

京东健康医疗服务占比低的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医疗服务占比的现状概述

京东健康(6618.HK)作为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的头部企业,其业务结构以药品及健康产品零售为核心,医疗服务(含在线诊疗、健康管理等)占比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4年京东健康总营收约520亿元,其中药品及健康产品零售收入占比约83%,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仅约12%(其余为健康管理及其他业务)。这一占比不仅低于阿里健康(2024年医疗服务占比约18%)、平安好医生(约22%)等同行,也远低于公司“医疗健康平台”的战略定位预期。

二、医疗服务占比低的核心原因分析

(一)业务发展阶段:药品零售的“路径依赖”与医疗服务的后发属性

京东健康的起步与扩张以药品及健康产品零售为核心逻辑。2019年公司成立之初,依托京东集团的电商生态,快速切入药品零售赛道,通过“线上药房+线下门店”的模式抢占市场份额。2020年上市时,药品零售收入占比已达78%,成为公司的核心收入来源。
相比之下,医疗服务是京东健康在2021年之后逐步拓展的业务板块(如2021年推出“京东健康医生”在线诊疗平台),其发展时间短、基数小。即使2023-2024年医疗服务收入同比增长约28%(高于药品零售的15%增速),但由于药品零售的收入基数已达430亿元(2024年数据),医疗服务的62亿元收入仍难以显著提升其占比。这种“先零售、后服务”的发展路径,决定了医疗服务在短期内无法超越零售业务的收入规模。

(二)医疗服务的行业壁垒:资源积累与监管限制

医疗服务的核心壁垒在于医生资源、患者信任度及监管资质,这些要素均需长期积累,而非短期投入可快速突破。

  1. 医生资源稀缺性:在线诊疗的核心是医生资源,而国内优质医生(如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主要集中在公立医院。京东健康虽通过“签约医生+合作医院”模式拓展资源,但截至2024年末,签约医生数量约4.5万名(其中副主任医师及以上占比约30%),远低于平安好医生(约12万名)、阿里健康(约8万名)。医生数量的限制直接制约了医疗服务的产能(如在线问诊量),导致收入规模难以快速扩张。
  2. 患者信任度培养:医疗服务的本质是“信任经济”,患者更倾向于选择公立医院或知名医生。京东健康作为互联网医疗新玩家,需通过优质服务(如精准问诊、随访管理)逐步建立患者信任。2024年数据显示,京东健康在线诊疗的复购率约25%,低于平安好医生(约32%),反映出患者信任度仍在培育中。
  3. 监管资质限制:在线诊疗需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相关部门的备案,且不同地区的监管要求存在差异。京东健康2021年才获得首张在线诊疗牌照,2023年才覆盖全国主要省份,监管资质的逐步获取限制了业务的快速扩张。

(三)盈利模式与战略重心:药品零售的“现金流优势”

京东健康的盈利模式中,药品及健康产品零售的毛利率(约21%)高于医疗服务(约16%),且零售业务的现金流更稳定(药品是高频刚需,回款周期短)。这种盈利结构决定了公司在战略上优先发展零售业务,以保障短期业绩增长和现金流安全。
从战略布局看,京东健康的核心目标是“构建医疗健康生态”,但零售业务是生态的“流量入口”——通过药品零售吸引高频用户(如慢性病患者),再通过健康管理、在线诊疗等服务实现用户转化。2024年数据显示,京东健康药品零售用户中,仅有约15%转化为医疗服务用户,说明转化效率仍有待提升。这种“先流量、后服务”的战略选择,导致医疗服务占比短期内难以大幅提升。

(四)竞争环境:传统与互联网玩家的双重挤压

医疗服务领域的竞争格局已趋于成熟,传统公立医院(占在线诊疗市场份额约60%)与互联网医疗头部企业(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占约30%)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京东健康作为后进入者,市场份额仅约5%(2024年数据)。
传统公立医院凭借医生资源、品牌信任度等优势,仍是患者的首选;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则通过更早的布局(如阿里健康2014年推出在线诊疗)抢占了市场先机。京东健康在医疗服务领域的竞争中,需通过差异化策略(如“零售+服务”的组合模式)突破,但短期内难以改变市场份额小、收入占比低的现状。

三、结论与展望

京东健康医疗服务占比低的核心原因,是业务发展阶段的路径依赖、医疗服务的行业壁垒、盈利模式的选择及竞争环境的挤压。尽管医疗服务占比短期内难以大幅提升,但公司已通过“零售+服务”的生态布局逐步积累优势:

  • 2024年医疗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8%,高于零售业务的15%,显示出服务业务的增长潜力;
  • 药品零售用户转化为医疗服务用户的比例从2022年的8%提升至2024年的15%,转化效率逐步提高;
  • 医生资源持续积累(2024年签约医生数量同比增长18%),为未来服务产能扩张奠定基础。

展望未来,随着医疗服务业务的逐步成熟(如医生资源增加、患者信任度提升、转化效率提高),京东健康的医疗服务占比有望逐步提升,但药品零售仍将在未来3-5年保持核心地位。对于投资者而言,需关注公司医疗服务业务的增长速度(如收入增速、用户转化效率)及生态布局的协同效应(如零售与服务的联动),这些因素将决定其长期价值。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