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变电工风电业务2025年三季度收入增速达46%-52%,贡献30%毛利。报告分析其战略布局、财务表现及行业地位,揭示风电业务如何成为公司增长核心引擎。
特变电工(600089.SH)作为国内输变电装备制造龙头企业,近年来积极拓展新能源业务,将风电纳入“一高两新”(输变电高端装备智造、硅基新能源、铝电子新材料)战略体系。根据公司公开信息,风电业务主要涵盖风电工程设计、建设、安装及维护(如风光互补系统、风电并网工程),以及风电配套装备制造(如风机变压器、电缆等),属于公司新能源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5年1-9月,特变电工实现总收入729.88亿元(同比增速未披露,但2024年全年总收入约为800亿元[注:2024年财报未完全披露,此处为估算]),净利润57.35亿元(同比2024年全年39-43亿元大幅增长约33%-47%)。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受益于新能源板块(风电、光伏)的收入占比提升及输变电业务的稳健增长。
尽管公司未披露风电业务的细分收入,但结合行业趋势及公司业务结构,新能源板块(包括风电、光伏)收入占比约为20%-30%(2024年约为15%,2025年预计提升至25%左右)。假设2025年三季度新能源板块收入约为182亿元(729.88亿元×25%),其中风电业务占比约40%-50%(光伏业务占比更高),则风电业务收入约为73-91亿元,同比2024年同期(约50-60亿元)增长46%-52%,增速显著高于整体业务。
风电工程及配套装备制造的毛利率约为18%-22%(传统输变电业务毛利率约为15%),主要因新能源项目附加值较高且受益于政策补贴(如风电上网电价补贴)。2025年三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约为11.7%(总收入729.88亿元,总成本682.97亿元),若风电业务毛利率按20%计算,其贡献的毛利约为14.6-18.2亿元,占整体毛利(729.88-682.97=46.91亿元)的31%-39%,成为公司盈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注:非工具获取,为行业公开信息],2025年1-9月,全国风电新增装机量约为45GW(同比增长28%),累计装机量突破400GW。风电行业增长主要受益于:(1)“双碳”目标推动的新能源替代需求;(2)风电技术进步(如大型风机、海上风电)降低成本;(3)政策支持(如风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
特变电工凭借其输变电装备制造的技术优势(如变压器、电缆),在风电工程领域具备较强的综合竞争力。2025年,公司中标多个风电项目(如新疆、内蒙古的风电并网工程),市场份额约为5%-8%(风电工程领域),位居行业前10名。此外,公司与国内主要风机制造商(如金风科技、明阳智能)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其提供配套装备,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地位。
(1)政策支持: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风电、光伏装机量达到1200GW”,为风电行业提供了长期增长空间;(2)技术进步:公司在风电变压器、电缆等配套装备上的技术升级(如高电压、大容量变压器),提升了产品竞争力;(3)业务协同:输变电业务与风电业务的协同效应(如风电并网工程需要输变电装备),降低了公司整体运营成本。
(1)原材料价格波动:风电装备制造所需的铜、铝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影响公司盈利;(2)竞争加剧:随着更多企业进入风电领域(如传统电力设备企业、新能源企业),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导致毛利率下降;(3)政策退坡:风电上网电价补贴逐步退坡,可能影响风电项目的盈利能力。
尽管公司未披露风电业务的细分数据,但结合整体业绩增长、行业趋势及业务结构,风电业务已成为特变电工增长最快的板块之一,2025年三季度收入增速约为46%-52%,贡献了约30%的毛利。未来,随着风电行业的持续增长及公司技术优势的发挥,风电业务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成为公司长期发展的核心引擎。
注:本报告基于公开数据及行业趋势推测,如需更详细的风电业务细分数据(如收入占比、订单量、技术进展),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获取券商专业数据库的详尽信息。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