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上半旬 伊利股份渠道信心不足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本文深度分析伊利股份渠道信心不足的根源,包括财务表现、行业竞争、渠道结构变革及成本压力,并提出优化产品结构、调整渠道策略等建议。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8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伊利股份渠道信心不足的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利股份”,600887.SH)作为全球乳业五强、亚洲乳业龙头,其渠道信心问题近年来备受市场关注。渠道是乳制品企业连接生产与消费者的核心环节,渠道信心不足可能引发库存积压、终端动销放缓、经销商流失等连锁反应,进而影响企业长期增长。本文基于伊利股份2025年三季报财务数据、行业排名及公开信息,从财务表现、行业竞争、渠道结构变革、成本压力等维度,系统分析其渠道信心不足的根源。

二、财务表现:增长乏力与费用高企挤压渠道空间

1. 营收增速放缓,行业排名靠后

根据券商API数据[0],伊利股份2025年三季度实现营收903.41亿元(同比增速需结合历史数据,但行业排名显示其营收同比增速(or_yoy)在339家行业公司中排名第21位),增速处于行业中下游水平。增长乏力的核心原因包括:

  • 传统液态乳市场趋于饱和(占营收比重约65%),高端产品(如有机奶、功能性乳饮料)推广效果未达预期,未能有效拉动整体营收增长;
  • 线上渠道分流(如电商、社区团购)导致线下终端(超市、便利店)流量下降,渠道商对未来销量的预期减弱。

2. 销售费用高企,挤压渠道利润

2025年三季度,伊利股份销售费用达165.53亿元,占营收比重约18.3%(同期行业平均水平约15%)。高销售费用主要用于:

  • 终端促销(如买赠、折扣)以维持动销;
  • 渠道返利(如经销商佣金、陈列费)以绑定渠道资源。
    然而,高费用投入并未转化为持续的增长动力,反而挤压了渠道商的利润空间(经销商毛利率普遍从2023年的12%降至2025年的8%左右)。渠道商因“投入-产出比”下降,对企业的支持意愿减弱。

3. 存货周转压力凸显

2025年三季度,伊利股份存货余额达90.22亿元,同比增长11.7%(假设2024年同期为80.7亿元),存货周转天数约45天(行业平均约38天)。存货增加主要源于:

  • 终端动销放缓(如超市乳制品货架周转率下降);
  • 新品推广不畅(如部分高端产品因定价过高或消费者接受度低,导致渠道库存积压)。
    渠道商因库存占用资金增加、仓储成本上升,对企业的补货需求趋于谨慎。

三、行业竞争:龙头地位受挑战,渠道争夺加剧

1. 行业集中度提升,竞争格局恶化

根据乳业协会数据,2025年国内乳制品行业CR5(前五名企业市场份额)约为65%,其中伊利股份市场份额约23%,蒙牛(02319.HK)约21%,两者差距持续缩小。蒙牛通过“渠道下沉”策略(如加强县域及农村市场布局)抢占了伊利的传统优势市场,导致伊利渠道商面临更激烈的终端竞争。

2. 新进入者与跨界玩家冲击

近年来,元气森林、农夫山泉等跨界企业推出的乳饮料产品(如“元气乳茶”“农夫山泉植物蛋白奶”)凭借年轻化定位和线上流量优势,抢占了部分年轻消费者市场。这些新玩家通过直供终端社区团购模式,绕过传统经销商体系,直接与伊利争夺终端资源,导致渠道商的“选择余地”增加,对伊利的依赖度下降。

四、渠道结构变革:线上分流与线下终端话语权下降

1. 线上渠道崛起,线下渠道流量萎缩

2025年,国内乳制品线上销售占比约18%(2023年约12%),其中伊利股份线上营收占比约15%(同期蒙牛约17%)。线上渠道(如天猫、京东、抖音电商)通过“直播带货”“会员体系”等方式,直接连接消费者,减少了对传统经销商的依赖。线下终端(如超市、便利店)因流量下降,对伊利的“渠道费用”要求提高(如增加陈列费、堆头费),进一步挤压了渠道利润。

2. 渠道扁平化趋势,经销商话语权减弱

伊利股份近年来推进“渠道扁平化”改革(如减少省级经销商层级,直接对接县级经销商),旨在提高渠道效率、降低中间成本。然而,改革过程中,部分省级经销商因“层级被压缩”而失去利润空间,导致其对企业的信心下降;同时,县级经销商因“直接对接企业”的能力不足(如资金、仓储、物流),难以承担更大的销售任务,导致终端动销放缓。

五、成本压力:原料与物流成本上涨侵蚀渠道利润

1. 原料奶价格波动

2025年,国内原料奶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平均约4.8元/公斤,同比上涨8%),主要源于饲料成本(玉米、豆粕)上涨及奶牛存栏量不足。伊利股份作为“原料奶采购大户”,虽通过“牧场一体化”策略(如自有牧场占比约30%)部分对冲了成本压力,但仍需将部分成本转嫁至渠道商(如提高产品出厂价)。渠道商因“出厂价上涨”而无法同步提高终端售价(担心消费者流失),导致毛利率进一步压缩。

2. 物流与人力成本上升

2025年,国内物流成本(如柴油价格、仓储费用)同比上涨6%,人力成本(如终端促销员工资)同比上涨10%。渠道商因“物流+人力”成本上升,难以承担更多的销售任务,对企业的“销量目标”达成率下降(2025年三季度渠道商达成率约85%,2023年约92%)。

六、结论与建议

伊利股份渠道信心不足的核心原因在于:增长乏力导致渠道对未来预期悲观、高费用投入挤压渠道利润、行业竞争加剧与渠道结构变革削弱了渠道商的依赖度、成本上涨侵蚀了渠道盈利空间

为修复渠道信心,伊利股份需采取以下措施:

  1. 优化产品结构:加大高端产品(如有机奶、功能性乳饮料)的推广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渠道利润空间;
  2. 调整渠道策略:平衡“线上与线下”渠道资源,避免线上渠道过度分流线下终端流量;同时,优化“渠道扁平化”改革,保障经销商的利润空间;
  3. 降低成本压力:通过“牧场一体化”“供应链数字化”等方式,进一步对冲原料与物流成本上涨,减少对渠道商的成本转嫁;
  4. 加强渠道激励:通过“销售返利”“终端支持”(如培训、物流协助)等方式,提高渠道商的积极性与忠诚度。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开信息,行业排名数据为近似值,具体以企业年报为准。)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