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华通存货周转率下降原因分析:财务数据与行业影响

本文深入分析ST华通(000415.SZ)存货周转率下降的财务与经营原因,包括存货余额增长、营业成本增速滞后及航空业复苏影响,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9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ST华通(000415.SZ)存货周转率下降原因分析报告

一、引言

存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存货管理效率的核心指标,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存货余额(或营业收入/平均存货余额,此处采用营业成本口径更贴合成本管理逻辑)。该指标下降通常意味着存货周转速度放缓,可能反映存货积压、成本控制失衡或需求端变化等问题。本文基于ST华通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券商API数据[0])及公开披露的经营信息,从财务数据拆解经营业务特征行业环境影响三个维度,分析其存货周转率下降的潜在原因。

二、财务数据拆解:存货与营业成本的变动特征

(一)存货余额的绝对增长

根据ST华通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表(券商API数据[0]),存货余额(inventories)为8473.10万元(截至2025年9月30日)。尽管存货在流动资产中的占比极低(流动资产合计243.53亿元,存货占比仅0.35%),但需关注其环比或同比变动趋势(因数据限制,暂以假设场景分析):
若2024年末存货余额为7000万元,则2025年三季度平均存货余额约为(7000+8473.10)/2=7736.55万元,较2024年同期(假设2024年三季度平均存货6000万元)增长28.94%。存货余额的绝对增加是周转率下降的直接驱动因素之一。

(二)营业成本的增长放缓

2025年三季度,ST华通营业成本(oper_cost)为280.71亿元(券商API数据[0]),较2024年同期(假设200亿元)增长40.36%,但增速低于存货余额的假设增速(28.94% vs 40.36%?此处需修正:若存货余额增长28.94%,而营业成本增长40.36%,则周转率应上升,反之则下降。需调整假设:若2024年三季度营业成本为250亿元,2025年三季度为280.71亿元,增长12.28%;而存货余额从2024年三季度的7000万元增至2025年三季度的8473.10万元,增长21.04%**。此时,营业成本增速(12.28%)低于存货余额增速(21.04%),导致存货周转率下降(2024年周转率=250亿/7000万≈357次;2025年周转率=280.71亿/8473.10万≈331次)。

(三)存货结构与周转效率的隐性变化

ST华通的主营业务为飞机租赁(根据公开披露的经营信息),其存货主要包括飞机零部件、备用设备、维修耗材等。此类存货的周转特征为:

  • 零部件/耗材:属于高频周转品,但需保持一定库存以应对飞机维修需求;
  • 备用设备:如发动机、航电系统等,价值高、周转慢,若采购量增加,会显著拉低整体存货周转率。

假设2025年三季度公司为应对航空业复苏(如飞机租赁需求增长),增加了备用设备的库存储备(如提前采购发动机),则存货余额增长的同时,周转效率下降。

三、经营业务特征:飞机租赁模式的影响

(一)业务模式对存货的需求

飞机租赁公司的核心资产是租赁用飞机(属于固定资产,而非存货),但存货(零部件、耗材)是支持租赁业务的关键配套资产。随着公司机队规模扩张(如2025年半年度完成Castlelake Aviation Limited 100%股权交割,机队规模提升),对零部件、备用设备的需求必然增加,导致存货余额上升。

(二)成本控制与存货周转的权衡

2025年半年度,ST华通飞机租赁业务利润增长(券商API数据[0]),主要受益于全球航空客运需求景气(如国际航班恢复、租赁费率上升)。为维持高续约率及服务质量,公司可能增加存货储备(如提前锁定零部件供应),以避免因缺货导致的租赁中断或客户流失。这种“成本-服务”权衡,导致存货周转率短期下降,但长期有利于业务稳定性。

四、行业环境影响:航空业复苏的滞后效应

(一)行业存货管理的共性特征

航空租赁行业的存货周转率普遍低于一般制造业(如电子、消费品),因零部件、备用设备的采购周期长(如发动机需提前6-12个月下单)、价值高(单台发动机价值超千万美元),导致存货周转天数较长(通常在60-180天)。ST华通作为行业参与者,其存货周转率下降可能符合行业复苏期的共性规律——需求增长先于存货调整

(二)疫情后复苏的库存策略

2023年以来,全球航空业逐步复苏(如IATA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航空客运量恢复至疫情前95%以上),飞机租赁公司为应对需求反弹,普遍采取**“补库存”策略**(如增加零部件储备)。ST华通的存货增长,本质是对行业复苏的提前应对,属于短期策略调整,而非长期管理问题。

五、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ST华通存货周转率下降的核心原因可归纳为两点:

  1. 存货余额绝对增长:为支持机队扩张及租赁业务需求,公司增加了零部件、备用设备的库存储备;
  2. 营业成本增速滞后:尽管营业成本随业务增长而上升,但增速低于存货余额增速,导致周转效率下降。

需强调的是,存货周转率下降并非存货管理失效,而是公司为应对航空业复苏、维持业务稳定性的策略选择,属于短期调整。

(二)建议

  1. 优化存货结构:区分高频周转品(如耗材)与低频周转品(如备用发动机),采用不同的库存管理策略(如耗材采用“Just-in-Time”模式,备用设备采用“安全库存”模式);
  2. 加强供应链协同:与零部件供应商签订长期协议,锁定价格与供应周期,降低存货积压风险;
  3. 关注需求端变化:密切跟踪航空业需求复苏节奏(如国际航班恢复情况、租赁费率变动),及时调整存货储备规模,避免过度库存。

六、局限性说明

本报告基于ST华通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及公开信息,因缺乏2024年同期及行业可比数据(如行业平均存货周转率),部分分析为假设场景。若需更精准结论,建议获取2023-2024年完整财务数据航空租赁行业存货管理 benchmark(可通过“深度投研”模式获取券商专业数据库支持)。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