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长盈精密海外人形机器人收入增长情况,基于公开数据探讨其业务布局、财务披露局限性及未来潜力,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根据券商API数据[0],长盈精密(002156.SZ)成立于1994年,2007年上市,是国内领先的半导体封装测试企业。其核心业务聚焦于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主要产品包括DIP/SIP系列(低端)、SOP/SOL/TSSOP系列、QFP/LQFP系列、CP系列、MCM系列(中高端),应用领域覆盖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5G通讯、汽车电子等。公司在全球布局九大生产基地(中国南通、合肥、厦门、苏州及马来西亚槟城等),但公开资料未明确提及“人形机器人”作为独立业务板块。
从公司2025年三季报(API数据[0])来看,总收入为201.16亿元,净利润9.94亿元,但财务报表未对“人形机器人”业务进行单独列报。无论是收入分类(如“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还是地区分类(“海外收入”),均未披露与“人形机器人”相关的细分数据。2024年净利润预增公告(API数据[0])提到“中高端产品营业收入增加明显”,但未明确指向人形机器人。
通过网络搜索[1],未找到长盈精密关于“海外人形机器人”业务的收入增长情况的公开披露(如年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行业研报等)。结合公司主营业务为半导体封装测试,人形机器人业务可能未形成规模化收入,或属于研发阶段的储备业务,尚未达到披露标准。
公司业务涉及人工智能(AI)领域,主要为AI芯片提供封装测试服务(如高性能计算芯片、显示驱动芯片等)。人形机器人的核心组件(如伺服系统、传感器、芯片)可能与公司的半导体封装业务存在协同,但公司未披露人形机器人整机或核心部件的销售收入。
公司海外生产基地(如马来西亚槟城)主要服务于全球半导体客户,但海外收入的具体构成(如是否包含人形机器人相关业务)未单独披露。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海外收入占比约30%(估算值,未明确),但无法确认其中人形机器人业务的贡献。
基于现有公开资料,长盈精密未明确披露“海外人形机器人”业务的收入增长情况。其核心业务为半导体封装测试,人形机器人业务可能处于研发或小规模试产阶段,尚未形成显著收入贡献。
(注:本报告基于公开资料及券商API数据,未包含未披露的内部信息。)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