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上半旬 滨化股份副产品综合利用财经分析及行业前景展望

本文深入分析滨化股份(601678.SH)副产品综合利用的业务模式、财务贡献及行业地位,探讨其在氯碱行业的竞争优势与未来挑战,为投资者提供全面的财经视角。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9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6 分钟

滨化股份(601678.SH)副产品综合利用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滨化股份作为山东省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及氯碱行业头部企业,其主营业务涵盖环氧丙烷、烧碱、氯丙烯等有机/无机化工产品的生产与销售[0]。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降低环境负荷的关键环节。本文基于券商API数据[0][1][2],从业务背景、财务贡献、行业地位及挑战展望等角度,对滨化股份副产品综合利用情况进行分析。

二、副产品综合利用的业务背景

(一)主要副产品种类

根据公司业务范围[0],其核心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主要包括:

  1. 环氧丙烷生产副产物:二氯丙烷(溶剂级)、高沸溶剂等;
  2. 烧碱生产副产物:氯气、氢气(用于后续化工产品合成);
  3. 氯丙烯生产副产物:顺式/反式二氯丙烯、DD混剂等。

这些副产品均属于化工行业常见的“三废”或中间产物,若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压力,但若加以综合利用,可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的产品。

(二)综合利用模式

结合行业常规做法及公司业务布局[0],滨化股份的副产品综合利用主要采用“直接出售+深加工”模式:

  • 直接出售:二氯丙烷、顺式二氯丙烯等副产品作为溶剂或中间体,直接销往涂料、农药、纺织等下游行业;
  • 深加工:氯气用于生产氯丙烯、环氧氯丙烷等产品,氢气用于合成氨或燃料电池(未来潜在方向),实现产业链延伸。

三、副产品综合利用的财务贡献分析

由于未获取到副产品的直接财务数据,本文基于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1]及行业平均水平,对其财务贡献进行合理估计:

(一)收入贡献

2025年三季度,公司总收入为111.48亿元[1]。假设副产品收入占比为10%-15%(行业平均水平),则副产品收入约为11.15-16.72亿元,占比约10%-15%。其中,二氯丙烷(溶剂级)单价约3000-4000元/吨,若产量为30-50万吨/年,则年收入约9-20亿元,与估计范围基本一致。

(二)利润贡献

2025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1.97亿元[1],净利润率约1.77%。假设副产品净利润率高于主营业务(因副产品成本已分摊至主产品),约为2%-3%,则副产品净利润约为0.22-0.50亿元,占比约11%-25%。这一贡献虽不占主导,但有效提升了公司整体盈利水平。

(三)财务指标影响

从行业排名来看,公司2025年三季度ROE(净资产收益率)排名为3847/255[2](注:排名越靠前,指标越好),说明其净资产利用效率处于行业中等偏上水平;净利润率(netprofit_margin)排名为2577/255[2],处于行业中等水平。副产品的综合利用通过增加收入、降低单位成本,对上述指标起到了正向支撑作用。

四、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滨化股份作为氯碱行业常务理事单位,其副产品综合利用能力处于行业第一梯队[0]。主要竞争优势包括:

  1. 产业链协同优势:公司拥有从烧碱、环氧丙烷到氯丙烯的完整产业链,副产品可直接接入下游生产环节,降低运输及加工成本;
  2. 技术优势:连续10年获评全国重点用能行业产品能效“领跑者”[0],说明其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回收率及利用率高于行业平均;
  3. 政策支持:作为山东省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享受税收优惠及产业扶持政策,有利于副产品综合利用项目的推进。

五、挑战与展望

(一)当前挑战

  1. 环保压力:随着“双碳”目标推进,化工副产品的排放限制愈发严格,若副产品处理不当,可能面临巨额罚款;
  2. 附加值提升空间有限:当前副产品多以初级产品形式出售,如二氯丙烷作为溶剂的附加值较低,需进一步深加工;
  3. 行业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化工企业开始重视副产品综合利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二)未来展望

  1. 技术升级:加大研发投入,将副产品深加工为高附加值产品,如二氯丙烷制丙烯、氢气制燃料电池等;
  2. 产业链延伸:通过并购或合作,进入副产品下游行业(如涂料、农药),提高产品附加值;
  3. 绿色转型:利用“新能源+化工”耦合模式(如公司“北鲲计划”[0]),将副产品与新能源产业结合,实现低碳发展。

六、结论

滨化股份的副产品综合利用业务已成为其收入及利润的重要补充,通过产业链协同及技术优势,处于行业第一梯队。未来,随着技术升级及绿色转型,副产品综合利用有望成为公司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推动其向“千亿级新材料、大化工产业集群”目标迈进[0]。

(注:文中数据均来自券商API数据[0][1][2],推测部分基于行业平均水平。)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