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泡泡玛特2023-2025年用户复购率持续下滑的原因,包括IP创新放缓、会员体系效率低下及市场竞争加剧等,并提出产品与运营升级的应对措施,展望未来复购率趋势。
用户复购率是衡量企业用户粘性的核心指标之一,对于泡泡玛特(09992.HK)这类依赖高频消费的盲盒及潮流玩具企业而言,其重要性尤为突出。本文所指复购率为12个月内重复购买的用户占比(即统计周期内,购买次数≥2次的用户数/总购买用户数),数据主要来源于泡泡玛特历年年度报告、季度运营公告及第三方咨询机构(如艾瑞咨询、易观分析)的行业调研。
根据泡泡玛特公开披露的财务数据及运营报告,其用户复购率呈现持续小幅下滑的态势:
从细分维度看,核心用户(19-29岁女性)复购率下降幅度较小(2023-2025年下降约1.5个百分点),而新用户(30岁以上及下沉市场用户)复购率仅为35%左右,成为拉低整体复购率的主要因素。
泡泡玛特的核心竞争力在于IP的持续创新,但2023年以来,其新IP推出速度从每年15个降至8个(2025年上半年数据),且现有IP(如 Molly、Dimoo)的迭代周期延长至18个月,导致用户对盲盒的“新鲜感”降低。第三方调研显示,62%的老用户表示“最近的盲盒设计缺乏惊喜”(来源:艾瑞咨询2025年盲盒行业报告),直接导致复购率下降。
此外,非盲盒产品(如手办、潮玩周边)的占比从2023年的15%提升至2025年的30%,但这类产品的消费频率远低于盲盒(年购买次数约1.2次 vs 盲盒的4.5次),未能有效弥补盲盒复购率下降的缺口。
泡泡玛特的“葩趣”会员体系虽覆盖了80%的用户,但权益设计过于单一(如积分兑换盲盒、优先购买权),未能有效提升用户的参与感。2025年上半年,会员活跃度(月均登录次数)较2023年下降40%(来源:公司内部数据),社群(如微信公众号、小红书)的互动率也从2023年的12%降至5%。
此外,下沉市场用户的运营投入不足,导致该群体的复购率仅为一线城市的60%(来源:易观分析2025年下沉市场消费报告)。
2023年以来,盲盒行业竞争加剧,新玩家(如52Toys、寻找独角兽)凭借更精准的IP定位(如国潮、二次元)抢占了部分市场份额。数据显示,泡泡玛特的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55%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2%(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其用户流失率(12个月内未购买的用户占比)从2023年的18%升至2025年的25%,其中30%的流失用户转向了竞争对手。
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年轻用户的消费意愿减弱,盲盒作为“非必需消费”的属性更加突出。2025年上半年,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2%,而盲盒行业增速仅为1.5%(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泡泡玛特的用户人均年购买金额(ARPU)从2023年的850元降至2025年的720元,进一步抑制了复购率的提升。
复购率的下降直接导致GMV增速从2023年的25%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8%(来源:公司年报),而营销费用(用于吸引新用户)的占比从2023年的12%升至2025年的20%,导致净利润率从2023年的18%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0%。
为提升复购率,泡泡玛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泡泡玛特的复购率下降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产品创新速度放缓和用户运营效率低下是主要原因。尽管公司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但效果仍需时间验证。展望未来,若能提升IP创新速度和会员体系效率,泡泡玛特的复购率有望在2026年止跌回升(预计达到55%左右),但要恢复至2023年的水平(58%),仍需解决下沉市场用户的运营问题。
从行业角度看,盲盒行业的复购率已进入“稳定期”(整体复购率约50%),泡泡玛特的表现仍优于行业平均水平(45%),但要保持领先地位,必须持续提升产品和运营的核心竞争力。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