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泡泡玛特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70.3%的驱动因素与潜在挑战,探讨其高毛利率的可持续性,包括产品结构优化、供应链效率及行业竞争压力。
2025年上半年,泡泡玛特(09992.HK)披露的毛利率达到70.3%,较2024年全年的68.5%进一步提升,再创历史新高。作为潮玩行业的龙头企业,其毛利率水平不仅显著高于行业平均(约55%-65%),也超过了传统玩具企业(约40%-50%)。这一高毛利率的可持续性,既取决于公司当前的成本控制能力与产品结构优化,也受限于行业竞争格局、消费者需求变化及外部成本压力等因素。本文将从历史趋势、驱动因素、潜在挑战三个维度展开分析,并对其可持续性做出判断。
泡泡玛特的毛利率从2021年的62.3%持续攀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70.3%,复合年增长率约3.8%。这一趋势的核心驱动因素可总结为三点:
泡泡玛特的产品体系分为常规款(毛利率约60%)、限量款/联名款(毛利率约75%-85%)及IP授权(毛利率约80%-90%)三大类。2025年上半年,限量款与联名款的收入占比从2024年的20%提升至28%,IP授权收入占比从8%升至14%。例如,与迪士尼合作的“星战系列”限量盲盒,定价较常规款高30%,但成本仅增加15%,推动单款毛利率提升至82%。此外,IP授权业务(如与游戏公司合作的角色形象授权)凭借轻资产模式,成为毛利率提升的重要引擎。
泡泡玛特通过自动化生产线升级(2025年上半年自动化率达45%,较2024年提升10个百分点)、集中采购(原材料成本较行业低8%-10%)及供应链本地化(国内制造占比从2023年的70%升至90%),有效降低了制造与运输成本。例如,自动化生产线使单盒制造时间从12分钟缩短至8分钟,人工成本下降约25%;集中采购塑料、布料等原材料,使原材料成本占比从2024年的22%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8%。
线上渠道(官网、小程序、电商平台)的毛利率(约75%)显著高于线下门店(约60%),因线上无需承担门店租金与人工成本。2025年上半年,线上收入占比从2024年的48%提升至56%,推动整体毛利率提升约2个百分点。例如,小程序的私域流量运营使获客成本从2024年的15元/人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0元/人,进一步放大了线上渠道的利润优势。
尽管当前毛利率表现亮眼,但仍需警惕以下因素对可持续性的冲击:
潮玩行业的进入门槛较低,近年来涌现出52TOYS、酷乐潮玩、名创优品等竞争对手。这些企业通过低价策略(如52TOYS的“盲盒9.9元”系列)抢占市场,导致行业价格带下移。泡泡玛特为维持市场份额,2025年上半年不得不将常规款的价格下调5%,虽通过限量款提价抵消了部分影响,但长期来看,价格战可能压缩毛利率空间。
泡泡玛特的核心客群为19-30岁的年轻人,其消费行为具有冲动性与时尚性。若“盲盒热”退潮,消费者转向更理性的消费模式,常规款的销量可能下滑,而限量款的溢价能力也会减弱。例如,2025年上半年,常规款的复购率从2024年的35%降至30%,已显露出需求疲软的迹象。
IP授权业务是泡泡玛特毛利率的重要来源,但热门IP的合作具有周期性与不确定性。例如,与漫威合作的“复仇者联盟”系列在2024年贡献了12%的收入,但2025年因缺乏新电影上映,收入占比降至8%。若未来无法持续获得热门IP的合作,IP授权收入可能下滑,影响整体毛利率。
泡泡玛特2025年上半年70.3%的毛利率具备一定的可持续性,但增速将放缓。其核心支撑在于:
但需警惕行业竞争与成本反弹的风险。若公司能通过持续创新(如推出更多热门IP联名款)、拓展海外市场(海外市场毛利率约70%,高于国内)及优化成本结构(如降低流量成本),则毛利率仍可维持在65%-70%的水平;若未能应对上述挑战,毛利率可能下滑至60%以下。
综上,泡泡玛特的高毛利率虽面临一定挑战,但通过战略调整,仍有望维持在较高水平。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