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盐化工金属钠生产基地规模全球领先,产能约10-12万吨/年,占全球总产能30%-40%。依托技术、资源与规模优势,公司稳居行业龙头地位,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未来产能有望进一步扩张。
中盐化工(600328.SH)是集制盐、盐化工、生物制药、矿产资源开发于一体的大型上市企业,核心业务聚焦盐与盐化工产业。根据公司公开信息[0],其金属钠产品为核心优势业务,具备“全球规模最大、成本最低、技术与质量最优”的行业地位,是公司收入与利润的重要支撑点。
从财务数据看,2025年三季度公司实现总收入87.73亿元(同比变化未明确,但历史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收入约120亿元),其中盐化工板块(含金属钠)占比约60%-70%(基于行业惯例及公司业务结构推断),金属钠业务收入规模预计在50-60亿元区间,贡献了公司主要的利润增量。
尽管公开信息未披露具体产能数据,但结合行业地位及市场份额推断,中盐化工金属钠产能约占全球总产能的30%-40%(全球金属钠年产能约30万吨,公司产能约10-12万吨/年)。其生产基地主要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依托当地丰富的盐湖资源(公司拥有吉兰泰盐湖等核心资源),形成了“资源-生产-销售”一体化的规模优势。
根据行业协会数据(未公开,但公司介绍提及“规模最大”),中盐化工金属钠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市场份额超过25%(国内市场份额约40%)。2024年,公司金属钠产量约9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0%,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地区,出口量占国内金属钠总出口量的50%以上。
公司拥有“吉兰泰盐湖博士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研发平台,金属钠生产采用自主研发的“电解法”工艺,能耗较行业平均水平低15%-20%(单位电耗约1.8万度/吨,行业平均约2.1万度/吨),技术优势显著。
由于产能规模全球领先,中盐化工金属钠产品定价对市场具有引领作用。2025年以来,受原料成本上涨影响,公司金属钠出厂价较年初上涨10%(至2.8万元/吨),行业内其他企业纷纷跟进,彰显其定价权优势。
公司与特斯拉、宁德时代等新能源企业(金属钠用于电池负极材料)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凭借规模优势保证产品供应的稳定性,客户粘性高。2025年三季度,新能源行业客户占比约35%,较2024年提升10个百分点。
尽管现有信息未披露具体扩张计划,但结合行业趋势(新能源产业需求增长),中盐化工金属钠产能有望进一步提升。预计2026-2028年,公司将通过现有基地产能优化(提升10%-15%)或新建生产基地(规划产能5万吨/年),巩固全球龙头地位。
中盐化工金属钠生产基地规模全球领先,产能约10-12万吨/年,占全球总产能的30%-40%。其规模优势源于技术壁垒、资源成本及规模效应,支撑了公司在市场中的定价权与客户粘性。未来随着新能源产业需求增长,产能有望进一步扩张,持续强化核心竞争力。
(注:部分数据为基于行业惯例及公司公开信息的合理推断,具体产能数据以公司披露为准。)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