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资管业务2024年末规模约2.99万亿元,位列股份制银行第三。报告详解信托、公募基金、私募资管及托管四大板块表现,分析收入贡献、行业地位及未来增长点。
兴业银行作为国内拥有最多金融牌照的商业银行之一,资管业务是其核心板块之一,主要通过兴业信托、兴业基金、兴业资产管理、兴业托管四大平台开展,覆盖信托、公募基金、私募资管、资产托管等全链条资管服务。截至2024年末,兴业银行资管业务总规模约2.99万亿元(估算值),同比增长7%,在股份制银行中位列第三(仅次于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体现了其综合金融布局的优势。
兴业信托是兴业银行旗下核心信托平台,2024年末信托资产规模约8500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主动管理类信托资产占比约60%(5100亿元),较2023年提升8个百分点,主要投向基础设施、房地产、绿色产业等领域;通道类信托资产占比40%(3400亿元),受资管新规影响持续收缩。
特点:依托银行资源,聚焦“信托+银行”协同,推出“家族信托”“慈善信托”等特色产品,2024年家族信托规模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25%。
兴业基金是兴业银行控股的公募基金公司(持股51%),2024年末公募基金管理规模约3200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债券型基金占比最高(约45%,1440亿元),货币型基金占比30%(960亿元),股票型基金占比25%(800亿元)。
亮点:2024年推出的“兴业绿色能源基金”(规模50亿元),聚焦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领域,成为市场上首只银行系绿色主题公募基金,年内收益率达12%,远超同类产品平均水平。
兴业资产管理主要开展私募股权、另类投资等业务,2024年末管理规模约2200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私募股权基金占比60%(1320亿元),投向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另类投资(如资产证券化、不良资产处置)占比40%(880亿元)。
优势:依托兴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经验,2024年收购不良资产规模达300亿元,通过“债转股”“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实现增值,回报率达15%。
兴业银行是国内领先的资产托管机构,2024年末托管资产规模约1.6万亿元,同比增长7%。托管品种包括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养老金、保险资金等,其中公募基金托管规模占比40%(6400亿元),私募基金托管规模占比30%(4800亿元)。
特色:2024年推出“智能托管”系统,通过AI实现托管流程自动化,降低操作风险,托管费率较行业平均水平低10%,吸引了大量中小基金公司合作。
2025年三季度,兴业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达237.11亿元,其中资管相关收入(信托报酬、基金管理费、托管费、资管业务收入)约70亿元,占比30%,同比增长12%。
兴业银行资管规模在股份制银行中位列第三,仅次于招商银行(约4万亿元)、中信银行(约3.5万亿元),高于浦发银行(约2.8万亿元)、民生银行(约2.5万亿元)。
部分信托产品投向的房地产企业(如恒大、碧桂园)存在违约风险,2024年兴业信托计提的信用风险准备金达20亿元,同比增长50%;
利率波动对债券型基金、信托产品的净值影响较大,2024年兴业基金债券型基金净值平均下跌2%,导致部分客户赎回;
资管新规要求通道业务收缩,主动管理业务需提升,但主动管理能力的培养需要时间,2024年兴业信托主动管理类信托资产占比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65%);
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竞争对手加大资管业务投入,推出更多创新产品(如“招行财富管理”“中信资管计划”),兴业银行需提升产品差异化竞争力。
兴业银行资管业务未来将继续聚焦主动管理“绿色金融”“科技赋能”三大方向,预计2025年资管规模将突破3.2万亿元,同比增长7%;资管收入将达90亿元,同比增长15%。
综上,兴业银行资管业务凭借综合金融优势、绿色特色和科技赋能,有望在未来保持稳定增长,巩固其在股份制银行中的领先地位。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