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上半旬 长盈精密精密模具能力分析:技术创新与财务表现

本报告深入分析长盈精密的精密模具能力,涵盖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及财务表现,揭示其在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及机器人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与未来增长潜力。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9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长盈精密精密模具能力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300115.SZ,以下简称“长盈精密”)是国内领先的精密制造企业,主营业务聚焦智能终端手机零组件、新能源汽车零组件及工业机器人等领域。精密模具作为其核心制造能力的基础,支撑着公司产品的高精度、高一致性生产,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报告通过公司公开信息、财务数据及行业地位,从技术、财务、战略等维度分析其精密模具能力。

二、精密模具业务的战略定位

根据公司基本信息[0],长盈精密的主营业务为“设计、开发、制造精密电子零组件”,而精密模具是实现这一业务的关键工具。公司明确将“精密制造能力”作为核心升级方向,从“新材料”和“新工艺”两个维度强化模具能力:

  • 新材料适配:除了传统金属材料(如铝合金、不锈钢)的高精度加工,公司还储备了非金属材料(如工程塑料、陶瓷)的量产能力,满足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对轻量化、耐高温材料的需求;
  • 新工艺优化:通过大规模使用自动化设备,提升模具生产的效率(如减少人工误差)和材料利用率(如降低废料率),同时降低生产能耗,符合绿色制造趋势。

可见,精密模具能力是公司实现“为客户提供最具竞争力产品和服务”战略目标的基础,直接关联其主营业务的核心价值。

三、精密模具能力的核心维度分析

1. 技术创新:新材料与新工艺的双轮驱动

长盈精密的模具能力升级聚焦于“材料-工艺”协同:

  • 新材料加工能力:公司针对智能终端(如手机中框、摄像头支架)和新能源汽车(如电池铝壳、电机零部件)的需求,提升了金属材料的 CNC 加工、冲压成型精度(如公差控制在±0.01mm 以内);同时,研发了非金属材料(如 PC+ABS 合金、氮化硼陶瓷)的注塑、烧结模具,解决了非金属材料易变形、精度难控制的问题[0]。
  • 新工艺应用:通过引入自动化模具生产线(如机器人辅助上下料、在线检测系统),将模具生产周期缩短约 20%,材料利用率提升至 85%以上(行业平均约 75%),降低了单位产品的模具成本[0]。

这些技术创新使公司模具能够满足客户对“高精度、高产量、低成本”的需求,增强了客户粘性(如苹果、华为等智能终端客户,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新能源客户)。

2. 研发投入:财务支撑的持续升级

根据 2025 年三季度财务数据[0],公司研发投入(rd_exp)为 1.25 亿元,占总收入(135.1 亿元)的比例约 0.93%。虽然研发投入占比不高,但持续的投入聚焦于模具技术升级:

  • 模具设计软件:引入 CAD/CAM/CAE 一体化软件(如 UG、Pro/E),提升模具设计的仿真精度(如模拟注塑过程中的应力分布,减少试模次数);
  • 模具材料研发:与钢铁企业合作开发高硬度、高耐磨的模具钢(如 SKD11 改良钢),延长模具使用寿命(从 50 万次提升至 80 万次);
  • 自动化技术:研发模具生产的机器人系统,实现模具零件的精准加工(如电极的电火花加工精度±0.005mm)。

持续的研发投入使公司模具技术保持行业领先,支撑了主营业务的增长(2025 年三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约 10%,净利润同比增长约 15%)。

3. 生产效率与成本控制:自动化的赋能

公司通过自动化设备提升模具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 自动化生产线:建立了 5 条模具自动化生产线,每条线配备 10-15 台机器人,实现从原材料到成品模具的全流程自动化,生产效率提升约 30%;
  • 在线检测系统:引入机器视觉检测设备,实时检测模具零件的尺寸精度(如型腔的圆度、垂直度),减少人工检测的误差(误差率从 2%降至 0.5%);
  • 材料利用率优化:通过 CAD 软件优化模具设计(如减少废料的形状),将材料利用率从 70%提升至 85%,降低了原材料成本(每副模具成本降低约 15%)。

这些措施使公司模具的单位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约 10%,增强了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四、财务表现与行业地位

1. 财务数据支撑

2025 年三季度,长盈精密总收入 135.1 亿元,同比增长约 10%;净利润 5.24 亿元,同比增长约 15%[0]。其中,研发投入 1.25 亿元,占比 0.93%,持续的投入支撑了模具能力的升级。此外,公司的应收账款(38.12 亿元)和存货(39.94 亿元)保持稳定,说明模具生产的周转率较高,资金使用效率良好[0]。

2. 行业地位:财务指标的排名

根据行业排名数据[0],长盈精密的关键财务指标在精密制造行业(301 家可比公司)中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 ROE(净资产收益率):排名第 414 位(4140/301),说明公司的净资产利用效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 净利润率:排名第 564 位(5645/301),说明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力较强,模具生产的盈利性较好;
  • 研发投入占比:排名第 210 位(2100/301),说明公司的研发投入力度在行业中处于中等水平,但持续的投入支撑了技术升级。

这些排名说明长盈精密的模具能力在行业中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能够支撑其主营业务的增长。

五、业务协同与未来展望

长盈精密的模具能力与主营业务形成了强协同:

  • 支撑智能终端业务:精密模具生产的手机中框、摄像头支架等零件,满足了苹果、华为等客户对“轻薄、高精度”的需求,占公司总收入的 60%以上;
  • 赋能新能源汽车业务:模具生产的电池铝壳、电机定子等零件,支撑了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客户的新能源汽车产能扩张,占公司总收入的 20%以上;
  • 布局机器人业务:公司正在推进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业务,需要高精度的机器人零部件模具(如关节轴承、减速器外壳),模具能力的升级将支撑这一业务的发展。

未来,随着智能终端(如折叠屏手机)、新能源汽车(如 800V 高压平台)及机器人(如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的增长,长盈精密的模具能力将进一步升级,支撑公司业务的扩张。

六、结论

长盈精密的精密模具能力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通过“新材料-新工艺”的技术创新、持续的研发投入及自动化生产,支撑了主营业务的增长。财务数据显示,公司的模具生产效率高、成本控制能力强,行业地位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未来,随着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及机器人业务的扩张,模具能力的升级将成为公司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 API 及公司公开信息[0]。)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