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伊份供应链成本控制优化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603777.SH)作为“主板零食第一股”,成立于2002年,主营业务为休闲食品连锁经营,产品涵盖炒货、肉制品、蜜饯等九大类别,近千个SKU,门店遍布全国百余座城市。近年来,公司面临盈利能力下滑压力:2025年三季度财报显示,总收入28.54亿元,净利润-1.15亿元,净利润率-4.03%(数据来源:券商API)。供应链成本高企是其盈利困境的核心因素之一,优化供应链成本控制成为公司扭亏为盈的关键。
二、供应链成本构成及现状分析
基于财务数据及行业特性,来伊份供应链成本主要由采购成本、仓储物流成本、运营成本三大板块构成,占比分别约为60%、20%、20%(合计占总收入的80%以上)。具体现状如下:
1. 采购成本:占比高且分散
来伊份近千种产品的原材料采购分散,涉及农产品、食品添加剂、包装材料等多个品类,导致议价能力弱、采购成本波动大。2025年三季度营业成本19.53亿元,其中原材料成本约占80%(15.62亿元),占总收入的54.7%(数据来源:券商API)。相比同业(如良品铺子、三只松鼠),其采购成本占比高出5-8个百分点,主要因供应商集中度低(前五大供应商占比不足20%)、原材料价格波动应对能力弱。
2. 仓储物流成本:效率低下导致积压
公司门店布局分散,仓储及物流环节存在“点多、线长、库存高”的问题。2025年三季度存货余额2.86亿元,占流动资产的17.9%(数据来源:券商API),存货周转率约6.67次/年(营业成本/平均存货),低于行业平均(约8次/年)。主要原因包括:
- 仓储布局不合理:区域配送中心(RDC)覆盖范围有限,部分门店需从总部直接配送,运输距离长、成本高;
- 物流模式落后:自营物流占比过高(约70%),缺乏规模效应,运输成本较第三方物流(3PL)高15%-20%;
- 需求预测不准确:依赖经验判断,导致部分产品积压(如季节性零食),增加仓储费用及过期损耗。
3. 运营成本:门店及人力效率低
销售费用是公司第二大成本项(2025年三季度6.79亿元,占总收入23.8%),其中门店租金、人力成本占比约60%(4.07亿元)。主要问题包括:
- 门店布局冗余:部分城市门店密度过高(如上海核心商圈每公里3-4家),导致单店营收下滑(2025年单店月均营收约8万元,同比下降12%);
- 人力效率低:门店员工平均每人负责1500-2000个SKU,库存管理及收银流程繁琐,人均产出约12万元/年,低于同业(约15万元/年);
- 促销策略低效:传统线下促销(如满减、试吃)投入大但转化率低(约3%),未充分利用会员数据进行精准营销。
三、供应链成本控制优化关键方向及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来伊份需从采购、仓储物流、运营、信息系统四大维度系统性优化供应链成本,具体措施如下:
1. 采购成本优化:集中化与供应商管理
- 集中采购:将分散在各区域的采购权收归总部,针对高频、高价值原材料(如坚果、肉类)进行全国集中采购,提高议价能力。预计可降低采购成本3%-5%(约0.47-0.78亿元)。
- 供应商结构升级:淘汰低效供应商(如供货延迟率超过5%的供应商),引入战略供应商(如与坚果种植基地直接合作),签订长期框架协议锁定价格。目标将前五大供应商占比提升至30%以上,降低价格波动风险。
- 原材料替代: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前提下,用成本更低的原材料替代(如用国产坚果替代进口坚果),预计可降低原材料成本2%-3%(约0.31-0.47亿元)。
2. 仓储物流成本优化:布局与模式升级
- 仓储布局优化:在全国建立6-8个区域配送中心(RDC),覆盖周边300公里内的门店,减少从总部直接配送的比例(从目前的40%降至10%)。预计可降低运输成本10%-15%(约0.13-0.20亿元)。
- 物流模式升级:将自营物流占比降至50%以下,引入第三方物流(如京东物流、顺丰)负责偏远地区及临时订单配送,利用其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同时,推广“门店自提+社区团购”模式,减少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
- 信息化系统赋能:引入仓库管理系统(WMS)及运输管理系统(TMS),实现库存实时监控、需求预测智能化(采用大数据模型预测销量),降低库存积压率(目标从目前的8%降至5%),减少过期损耗约0.10-0.15亿元。
3. 运营成本优化:门店与人力效率提升
- 门店布局调整:关闭低效门店(如连续6个月营收低于5万元的门店),将门店密度降至合理水平(如上海核心商圈每公里2家)。预计可减少租金及人力成本10%-15%(约0.41-0.61亿元)。
- 人力效率提升:推广“智能门店”模式,引入自助收银机、库存管理机器人,减少门店员工数量(目标每店减少1-2人)。同时,通过培训提升员工多技能(如兼顾收银与库存管理),提高人均产出至14万元/年以上,降低人力成本8%-10%(约0.33-0.41亿元)。
- 促销策略优化:停止低效的线下促销,转向会员精准营销(如通过APP推送个性化优惠券),提高促销转化率至5%以上,降低促销费用占比(从目前的8%降至5%),节省约0.86亿元。
4. 信息系统优化:协同与数据驱动
- ERP系统整合:升级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整合采购、仓储、销售、财务等环节数据,实现供应链全流程可视化。例如,采购部门可实时查看库存水平,避免过量采购;销售部门可实时获取库存数据,调整促销策略。
- 大数据平台建设:建立用户行为分析平台,通过会员消费数据预测需求(如夏季增加冷饮、蜜饯的库存),提高需求预测准确率(从目前的70%提升至85%),减少库存积压。
- 供应链协同平台:与供应商、物流商建立协同平台,共享需求、库存、运输等信息,缩短响应时间(目标从目前的48小时降至24小时),降低紧急订单成本。
四、预期效果分析
若上述优化措施顺利实施,预计可实现年成本节省2.5-3.5亿元,具体如下:
| 优化方向 |
预计成本节省(亿元) |
| 采购成本优化 |
0.88-1.25 |
| 仓储物流成本优化 |
0.33-0.50 |
| 运营成本优化 |
1.28-1.72 |
| 合计 |
2.49-3.47 |
按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1.15亿元计算,若成本节省2.5亿元,净利润将提升至1.35亿元,净利润率从-4.03%升至4.73%;若节省3.5亿元,净利润将提升至2.35亿元,净利润率升至8.23%,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约7%-9%)。
五、结论
来伊份作为休闲食品连锁龙头,供应链成本高企是其盈利困境的核心原因。通过采购集中化、仓储物流优化、运营效率提升及信息系统赋能,可有效降低供应链成本,实现扭亏为盈。优化措施的关键在于数据驱动与协同效应,需打破部门间信息壁垒,推动供应链全流程智能化。若能顺利实施,公司有望恢复盈利能力,巩固行业地位。
(注:本报告数据均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开财务报表,优化效果为估算值,实际结果可能因市场环境变化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