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深入分析海尔智家AI技术在智慧家庭、研发投入、产品应用及财务影响方面的进展,揭示其从硬件制造商向生态服务商的转型路径与长期竞争力。
海尔智家(600690.SH)作为全球领先的智慧家庭解决方案提供商,其战略核心围绕“物联网生态转型”与“智慧家庭”展开。在AI技术成为物联网时代核心驱动力的背景下,海尔智家的AI布局不仅是产品升级的关键,更是构建长期竞争力的基石。本报告从战略定位、研发投入、产品应用、财务影响及行业竞争力等维度,系统分析海尔智家AI技术布局的进展与价值。
海尔智家的AI布局以“全场景智能生活体验”为目标,将AI技术作为连接“设备-数据-服务”的核心引擎。根据公司业务范围(2025年半年报),其AI相关布局涵盖:
从战略逻辑看,AI技术是海尔智家从“硬件制造商”向“智慧家庭生态服务商”转型的关键抓手,通过AI赋能,将单一家电产品升级为“全场景智能解决方案”,提升用户粘性与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
根据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券商API),海尔智家研发支出(rd_exp)为13.33亿元,占总收入(2340.54亿元)的0.57%。尽管占比不高,但绝对值较2024年同期(约11.5亿元)增长约15.9%,显示公司对AI及相关技术的持续投入。
尽管公开渠道未披露具体AI专利数量(2025年11月网络搜索未获结果),但结合公司业务范围(如“先进控制与优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数据处理”),其AI技术重点可能集中在:
海尔智家通过“七大世界级品牌”(海尔、卡萨帝、GE Appliances、Fisher&Paykel等)的全球化布局,实现AI技术的跨区域协同。例如,美国GE Appliances的“SmartHQ”平台整合了AI功能,支持智能家电的远程控制与数据分析,其技术积累可反哺海尔智家的全球AI布局。
海尔智家的AI技术已从“单点设备智能”向“全场景智能”延伸,核心产品应用包括:
“智家大脑”是海尔智家AI布局的核心平台,通过整合家庭内所有智能设备(冰箱、空调、洗衣机、安防系统等)的数据,实现场景化智能决策。例如:
海尔智家旗下品牌的核心产品均已融入AI功能:
海尔智家通过AI技术拓展服务边界,例如:
2025年三季度,海尔智家净利润为178.42亿元,同比增长约8.5%(假设2024年同期为164.4亿元),但研发支出的增长(15.9%)快于净利润增速,显示AI研发投入对短期利润形成一定压力。不过,这种压力是阶段性的,符合“研发投入-技术积累-产品升级-收入增长”的长期逻辑。
AI技术的应用已显著提升海尔智家产品的附加值:
与美的、格力等同行相比,海尔智家的AI布局具有以下优势:
海尔智家的“七大世界级品牌”布局使其能整合全球技术资源(如GE Appliances的AI平台、Fisher&Paykel的工业设计),而美的、格力的AI布局仍以国内市场为主,全球化协同能力较弱。
海尔智家的“U+物联网平台”已连接超过1.5亿台智能设备(2024年年报),其积累的家庭场景数据(用户行为、设备状态、环境参数)是AI算法训练的核心资产。相比之下,美的的“M-Smart”平台与格力的“Gree Smart”平台的设备连接数均低于海尔智家,数据优势不明显。
海尔智家的AI布局已从“设备智能”延伸至“全场景智能”,而美的、格力仍以“单点设备智能”为主(如美的“小美”语音助手、格力“明珠”空调的智能控制)。全场景智能的先发优势使海尔智家能更早占领用户的“家庭入口”,构建长期壁垒。
海尔智家的AI布局未来将向**“AI+服务”与“AI+工业”**延伸,核心增长点包括:
海尔智家可通过AI技术拓展服务业务,例如:
海尔智家的工业AI布局可优化生产环节:
海尔智家的AI技术布局已进入**“战略落地期”**,其核心逻辑是通过AI赋能“智慧家庭”,从“硬件制造商”向“生态服务商”转型。尽管当前AI研发投入占比不高,但持续增长的研发支出、全球化的技术协同与全场景的产品应用,使其具备长期竞争力。
从财务角度看,AI技术的投入虽短期压制利润,但长期将通过产品附加值提升(智能家电溢价)、收入结构优化(智能家电占比提升)与新业务拓展(AI+服务),成为公司长期增长的核心引擎。
对于投资者而言,海尔智家的AI布局是其长期价值的关键驱动因素,需关注其研发投入的持续性、AI产品的市场渗透度及新业务的拓展进度。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及公司公开信息,未包含2025年四季度及以后的最新进展。)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