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中伟股份循环经济业务,涵盖资源开发、材料制造与回收循环的全产业链布局,分析其财务表现、行业地位及未来挑战与机遇。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伟股份”,300919.SZ)是全球知名的新能源材料企业,聚焦镍、钴、磷、钠等新能源材料领域,构建了“一次/二次资源开发与利用—新能源材料研发与制造—终端资源回收与循环”的全产业链生态。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循环经济已成为新能源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中伟股份的闭环布局不仅降低了资源依赖,更提升了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从业务布局、财务表现、行业地位、挑战与展望四大维度,对其中循环经济业务进行深度分析。
中伟股份的循环经济体系以“资源-制造-回收”为核心,覆盖新能源材料的全生命周期,其布局的关键在于一体化协同,通过资源自供与回收循环降低成本、提升抗风险能力。
公司通过海外并购与产能扩张,锁定镍、钴等关键资源。其中,印尼作为全球镍矿主产区,是公司资源布局的核心:
公司的核心产品为三元前驱体(用于三元正极材料)和四氧化三钴(用于钴酸锂正极材料),产能规模居全球前列:
公司通过“电池回收-金属提取-材料再制造”的流程,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目前,公司已建成电池回收产能2万金属吨/年(主要回收镍、钴、锂等金属),金属回收率超过90%(行业领先水平)。回收的金属将重新用于三元前驱体生产,形成“电池-材料-电池”的闭环,降低了对原生资源的依赖。
中伟股份的循环经济布局已逐步转化为财务优势,主要体现在成本控制、盈利能力提升及长期抗风险能力上。
2025年三季度,公司实现总收入332.97亿元(同比增长12.5%),净利润11.07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循环经济相关业务(资源开发+回收)贡献了约35%的总收入(估算值),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印尼镍矿的自供率提升,显著降低了原材料成本。2025年三季度,公司镍原料成本较2024年同期下降8%(主要因自供率提升),推动三元前驱体毛利率从2024年的10.5%提升至2025年三季度的12.3%。
公司重视循环经济技术研发,2025年三季度研发支出8.29亿元(占总收入的2.49%),主要用于:
中伟股份的循环经济布局使其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处于全球第一梯队,主要竞争力体现在:
公司与宁德时代、比亚迪、LG化学等全球顶级电池厂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循环经济产品(如回收的镍、钴)已进入这些客户的供应链,说明其产品质量与可持续性得到认可。
公司的富氧侧吹冶炼技术(镍回收率92%)、电池回收技术(金属回收率90%)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技术壁垒较高,难以被中小企业复制。
中伟股份的循环经济业务布局完整、财务表现良好、行业地位领先,是其长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增长与循环经济政策的支持,公司的循环经济业务有望成为业绩增长的主要引擎。未来,公司需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回收效率,扩大产能,以保持在循环经济领域的领先地位。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公司公开资料、财务报表及行业分析报告。)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