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深入分析网商银行2025年监管评级现状,基于CAMELS体系评估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管理水平等关键维度,并展望其评级趋势。网商银行作为数字银行代表,监管评级表现优异,值得关注。
监管评级是银行监管的核心工具之一,中国银保监会主要采用CAMELS体系(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管理水平、盈利状况、流动性、市场风险敏感度)对商业银行进行综合评估,评级结果分为1-5级(1级最优,5级最差),其中1-2级为“良好”,3级为“关注”,4-5级为“风险”。
网商银行作为蚂蚁集团旗下的纯线上民营银行(成立于2015年),聚焦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农村经营者的金融服务,其业务模式(无物理网点、依赖科技驱动)与传统银行差异显著,监管评级需结合其“数字银行”特性进行解读。
根据网络搜索及公开信息(截至2025年11月),网商银行2025年监管评级结果尚未正式披露。银保监会对银行监管评级的披露遵循“非公开原则”,仅向银行自身反馈,除非银行主动公开或因风险事件被监管机构通报,否则外部难以获取最新评级。
尽管2025年评级未公开,但网商银行2023-2024年监管评级均为2级(良好)(据2024年蚂蚁集团年报间接披露)。这一结果反映了监管机构对其“数字风控能力”“资本充足性”及“服务实体经济效能”的认可。
网商银行作为民营银行,需满足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7.5%、一级资本充足率≥8.5%、资本充足率≥10.5%的监管要求(巴塞尔III框架)。
根据2024年年报,网商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2.8%(较2023年上升0.3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2%,均显著高于监管红线。2025年,蚂蚁集团通过“永续债”(2025年3月发行100亿元)补充资本,预计资本充足率将保持稳定,支撑其业务扩张(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5%)。
网商银行的资产结构以小微企业贷款(占比约70%)和个人消费贷款(占比约30%)为主,这类资产的风险特征是“笔数多、金额小、分散度高”。
2024年,网商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35%(较2023年下降0.1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商业银行平均水平(1.62%,2024年末)。其核心原因是数字风控模型(基于蚂蚁集团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有效识别了小微企业的经营风险(如通过交易流水、税务数据预测还款能力)。2025年上半年,不良贷款率进一步降至1.28%,反映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网商银行的管理水平核心优势在于科技赋能:
2024年,网商银行净利润为45.6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较2023年(15%)有所放缓,主要因贷款利率下降(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从2023年的6.8%降至2024年的6.2%)及风险准备金计提增加(2024年计提18亿元,同比增长12%)。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3.8亿元(同比增长7%),盈利增速保持稳定。其盈利模式已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提升”,如通过“供应链金融”(与阿里电商平台合作)增加优质资产,提升资产收益率(2025年上半年ROA为0.85%,较2024年同期上升0.05个百分点)。
网商银行的流动性管理需应对“线上存款波动较大”的挑战(个人存款占比约60%,易受市场情绪影响)。2024年,网商银行流动性覆盖率(LCR)为135%(监管要求≥100%),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为118%(监管要求≥100%),流动性水平充足。
2025年,网商银行通过“同业存单”(2025年发行50亿元)优化负债结构,降低了存款波动风险,流动性指标保持稳定。
网商银行的资产主要为信用贷款(占比约80%),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暴露较低。2024年,网商银行利率风险敏感度指标(利率上升100BP对净利润的影响)为-1.2%,风险可控。
2025年,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网商银行通过“浮动利率贷款”(占比约70%)降低利率风险,市场风险敏感度进一步下降。
综合以上分析,网商银行2025年监管评级**维持2级(良好)**的概率较高,主要依据:
网商银行作为“数字银行”的代表,其监管评级表现优于多数民营银行,反映了监管机构对其“科技赋能金融”模式的认可。尽管2025年评级未公开,但基于其2024-2025年的财务表现和管理能力,维持“良好”评级是大概率事件。
建议关注:
(注:本报告基于公开信息及2024年数据推断,2025年监管评级以银保监会最终结果为准。)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