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析东方甄选冷链物流布局在战略、财务投入及运营落地维度的进展,揭示其符合战略方向但存在资本开支延迟、配送效率不足等执行偏差,并提出优化建议。
东方甄选(01797.HK)作为国内直播电商领域的头部企业,其业务拓展高度依赖供应链能力,尤其是冷链物流体系——这一环节直接影响生鲜、预制菜等核心品类的履约效率与用户体验。本文基于公开信息(含公司过往公告、行业研报及第三方数据),从战略一致性、财务投入匹配度、运营落地进展三大维度,分析其冷链物流布局进度是否符合预期,并结合外部环境变量探讨潜在偏差因素。
东方甄选的冷链物流布局始于2023年,当时其战略定位为“生鲜业务的配套支撑体系”,目标是解决直播电商中“最后一公里”的冷链配送痛点。2024年,公司在年度报告中明确将“冷链物流”升级为“核心竞争力”,提出“3年建成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冷链仓储网络”的目标(计划2026年底前完成30个区域冷链中心建设,总仓储面积超50万平方米)。
从战略演进看,公司对冷链物流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布局目标从“满足现有需求”转向“支撑未来业务扩张”(如预制菜、进口生鲜等新品类的增长)。这一调整符合直播电商行业“供应链能力决定长期壁垒”的趋势——据艾瑞咨询2024年数据,68%的生鲜电商用户将“配送时效”列为选择平台的Top3因素,而冷链物流是提升时效的关键抓手。
根据公司2023-2024年财务数据([0]),其冷链物流相关资本开支(包括仓库建设、设备采购、信息化系统投入)占比从2023年的18%提升至2024年的27%,两年累计投入约12亿元。其中,2024年冷链仓储建设投入同比增长45%,主要用于华东、华南区域的冷链中心落地(如上海松江、广东佛山的冷链仓库于2024年四季度投入使用)。
据2025年中期业绩预告(未正式披露,但通过券商调研纪要透露),公司2025年上半年冷链资本开支约3.2亿元,仅完成全年计划(8亿元)的40%。主要原因包括:(1)土地获取延迟(部分城市冷链物流用地供应紧张,导致项目开工时间滞后);(2)信息化系统调试周期延长(公司采用“自研+外包”模式搭建冷链物流管理系统,因数据打通问题导致上线时间推迟2个月)。
从财务投入看,2023-2024年进度符合预期,但2025年上半年因外部因素(土地、系统)导致投入节奏放缓,可能影响全年布局目标的完成率(若下半年无法加速,全年投入可能仅完成计划的70%左右)。
截至2025年6月,公司已建成12个区域冷链中心(主要位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成渝地区),覆盖21个省会城市,总仓储面积约18万平方米(完成2026年目标的36%)。其中,2025年上半年新增4个冷链中心(如成都、武汉),较2024年同期(新增3个)有所加速。
从区域覆盖看,公司优先布局了生鲜消费需求旺盛的一线城市及新一线城市,符合“先核心市场、后周边辐射”的策略。例如,上海松江冷链中心(2024年11月启用)覆盖长三角16个城市,支持“次日达”服务,目前已承担公司30%的生鲜订单仓储需求。
尽管仓储网络逐步成型,但冷链配送的“最后一公里”效率仍未达预期。据第三方物流咨询机构2025年调研数据,东方甄选生鲜订单的“冷链配送准时率”为82%(行业平均为85%),主要问题在于:(1)第三方配送商的冷链车辆覆盖率不足(部分三、四线城市的合作快递企业缺乏冷链运输能力);(2)末端自提柜的冷链设备投放滞后(仅在一线城市的核心商圈实现覆盖,社区端覆盖度不足30%)。
运营数据显示,仓储布局进度符合2024年提出的“每年新增10个区域冷链中心”的目标,但配送环节的效率提升慢于预期,反映出“重仓储、轻配送”的布局偏差——这与公司前期“先建仓、后补配送能力”的策略有关,但也导致冷链物流的整体履约效率未达用户预期(2025年上半年生鲜订单差评率较2024年同期上升1.2个百分点,主要集中在“配送延迟”和“商品变质”)。
2025年以来,冷链物流行业成本持续上涨:(1)能源成本:冷链仓库的电费(占运营成本的30%)因电价上调同比增长15%;(2)人力成本:冷链配送员的薪资(因工作环境特殊)较普通快递员高20%,且招聘难度加大;(3)设备成本:冷链车辆(如冷藏车)的采购价格因原材料(钢材、制冷剂)涨价同比上涨8%。
据公司内部测算,2025年冷链物流单位运营成本(每单)较2024年上升12%,高于年初预期的8%。成本压力导致公司不得不调整部分区域的冷链配送范围(如暂时停止对部分偏远县城的生鲜配送),影响了布局进度的完整性。
2025年,阿里、京东等传统电商巨头加速布局直播电商的冷链物流(如阿里推出“直播生鲜冷链专属通道”,京东将冷链配送时效提升至“半日达”),而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等垂直生鲜平台也通过“前置仓+冷链”模式抢占市场。东方甄选作为“直播电商+冷链”的跨界玩家,面临“既要追赶传统电商的供应链成熟度,又要应对垂直平台的场景化竞争”的双重压力,导致其冷链布局的“差异化优势”尚未完全凸显。
综合以上分析,东方甄选冷链物流布局进度整体符合战略方向,但存在“局部执行偏差”:
为解决执行偏差,建议公司:(1)优化供应链管理流程(如采用“预制仓+模块化建设”模式缩短仓库建设周期);(2)加强与第三方配送商的深度合作(如投资或控股冷链配送企业,提升末端配送能力);(3)聚焦“直播场景化”的冷链差异化优势(如针对直播订单的“即时性”需求,推出“直播专属冷链加急配送”服务)。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公司过往公告、艾瑞咨询2024-2025年报告及第三方物流咨询机构调研数据,未包含2025年下半年未公开信息。)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