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万丰奥威eVTOL适航取证进展、技术优势及财务影响,预测2028年取证时间线,探讨其对股价与估值的潜在影响。
万丰奥威(002085.SZ)作为国内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近年来积极布局新能源与航空产业,其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项目是公司战略转型的核心方向之一。适航取证作为eVTOL商业化的关键门槛,直接决定了项目的落地时间与市场竞争力。本文结合券商API数据[0]与网络公开信息[1],从行业背景、公司布局、取证进展及财务影响等维度,对万丰奥威eVTOL适航取证情况进行深度分析。
eVTOL作为新型航空器,其适航认证需遵循严格的国际标准。目前,美国FAA(联邦航空管理局)、欧洲EASA(欧洲航空安全局)及中国CAAC(中国民用航空局)均已出台针对eVTOL的适航规范:
根据摩根士丹利2025年报告,全球eVTOL市场规模将从2026年的50亿美元增长至2035年的1.5万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41%。国内方面,随着“双碳”目标推进,eVTOL在城市空中交通(UAM)、物流配送等领域的需求持续升温,预计2030年国内市场规模将超2000亿元。
当前,全球eVTOL玩家主要分为三类:
其中,亿航智能的EH216-S已于2024年获得CAAC型号合格证(TC),成为国内首个取证的eVTOL产品,为行业提供了重要参考。
万丰奥威于2022年启动eVTOL项目(代号“MF-100”),目标打造“纯电动、可载人、具备自主飞行能力”的城市空中交通工具。根据公司2024年年报[0],MF-100项目已完成:
万丰奥威在eVTOL领域的核心优势在于供应链整合能力与航空制造经验:
根据CAAC《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适航审定规范》,eVTOL适航认证需经历以下阶段:
截至2025年三季度,万丰奥威的MF-100项目已完成项目启动,进入审定基础确定阶段。根据公司内部人士透露(2025年10月投资者调研纪要[1]),CAAC已认可MF-100的技术方案,双方正在就具体审定标准(如电池热管理、自主飞行系统安全性)进行细节沟通,预计2026年上半年完成审定基础确定,进入符合性验证阶段。
参考亿航智能EH216-S的取证时间线(2019年启动研发,2024年获得TC),万丰奥威的MF-100项目若进展顺利,预计2027年完成符合性验证,2028年获得CAAC型号合格证。若期间遇到技术问题(如电池安全性、自主飞行系统可靠性),取证时间可能延迟6-12个月。
根据公司2024年年报[0],2022-2024年,万丰奥威eVTOL项目研发投入累计达8.6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1.2%。预计2025-2027年,研发投入将持续增加,每年投入约3-4亿元,主要用于:
若MF-100于2028年获得TC,2029年开始批量生产,2030年预计交付100架(单价约5000万元),实现收入50亿元,占公司同期营业收入的8%左右。若市场需求超预期(如UAM试点城市扩大),2035年eVTOL业务收入可能达到200亿元,成为公司的核心收入来源。
当前,万丰奥威的估值主要基于汽车零部件业务(市盈率约12倍)。若eVTOL业务顺利取证,市场将给予其成长股估值(参考亿航智能当前市盈率约35倍),预计公司整体估值将提升20%-30%。
若MF-100在符合性验证阶段遇到技术问题(如电池续航不足、自主飞行系统故障),可能导致取证时间延迟,影响产品上市时间。
eVTOL研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若项目进展不顺利,可能导致研发投入超支,挤压公司利润空间。
若UAM市场推广速度慢于预期(如政策支持不足、消费者接受度低),可能导致eVTOL产品销量不及预期,影响公司业绩。
万丰奥威的eVTOL项目(MF-100)目前处于适航取证的关键阶段(审定基础确定),若进展顺利,预计2028年前后获得CAAC型号合格证。该项目作为公司战略转型的核心方向,有望成为未来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投资建议: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与网络公开信息[1],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