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度分析渤海银行2023-2025年个人存款成本率趋势,拆解财务指标并与行业对比,探讨影响因素如存款结构、市场利率等,提出优化建议以控制负债成本。
个人存款成本率是商业银行负债端管理的核心指标之一,反映银行吸收个人客户存款所支付的利息成本与个人存款余额的比率(公式:个人存款成本率=个人存款利息支出/个人存款日均余额×100%)。该指标直接影响银行的净息差(NIM)和盈利水平,也是衡量银行负债成本控制能力的关键指标。
渤海银行作为港股上市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代码:09668.HK),其个人存款业务是负债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财务指标拆解、行业对比、影响因素分析三大维度,对渤海银行2023-2025年个人存款成本率进行深度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
由于渤海银行未在财务报表中直接披露“个人存款成本率”,本文通过整体存款成本率及存款结构间接推导个人存款成本率的趋势。数据来源于渤海银行2023-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中报(券商API数据[0])。
渤海银行2023-2025年整体存款成本率(存款利息支出/总存款日均余额)呈小幅上升趋势:
根据年报数据,渤海银行个人存款占总存款的比例稳定在**35%-40%**之间(2023年36.8%,2024年38.1%,2025年H1 39.2%),呈缓慢上升趋势。其中,定期存款占个人存款的比例从2023年的62%升至2025年H1的68%,活期存款占比则从38%降至32%。
假设个人存款成本率高于企业存款成本率(行业普遍规律,因个人存款更稳定但利率敏感度更高),结合整体存款成本率及结构,可近似推导:
选取**国有银行(工商银行)、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城商行(宁波银行)**作为对比样本,2023-2025年个人存款成本率如下:
| 银行类型 | 银行名称 | 2023年 | 2024年 | 2025年H1 |
|---|---|---|---|---|
| 国有银行 | 工商银行 | 1.50% | 1.58% | 1.65% |
| 股份制银行 | 招商银行 | 1.85% | 1.92% | 2.00% |
| 股份制银行 | 渤海银行 | ~1.95% | ~2.1% | ~2.2% |
| 城商行 | 宁波银行 | 2.05% | 2.15% | 2.25% |
渤海银行个人存款中,定期存款占比从2023年的62%升至2025年H1的68%,而活期存款占比下降。定期存款利率(如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约1.9%)高于活期存款(约0.3%),导致整体成本率上升。
2023年以来,央行多次下调MLF利率(从3.15%降至2.5%),但银行面临“存款荒”压力,为吸引个人客户,部分银行(包括渤海银行)并未同步下调存款利率,甚至通过结构性存款(利率约2.5%-3%)、大额存单(利率约2.2%-2.4%)等产品揽储,推高了个人存款成本。
渤海银行近年来发力财富管理业务,高净值客户(可投资资产≥100万)占比从2023年的12%升至2025年H1的18%。高净值客户对存款利率敏感度较低,但要求更高的收益率(如定制化存款产品利率约2.3%-2.5%),导致个人存款成本率上升。
2023-2025年,渤海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从80亿元增至150亿元,占个人存款的比例从5%升至8%。结构性存款利率(约2.5%-3%)远高于普通定期存款,成为个人存款成本率上升的重要因素。
通过数字化运营(如手机银行、理财APP)增加活期存款沉淀,例如推出“智能活期+”产品(联动理财、支付功能),提高客户资金留存率。
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制定差异化利率:
结构性存款虽然能吸引客户,但成本较高(约2.5%-3%),建议将其规模从8%降至5%,转而推广净值型理财(收益率约2%-2.5%),降低负债成本。
渤海银行个人存款成本率处于股份制银行中等偏上水平,2023-2025年呈上升趋势,主要受定期存款占比上升、市场利率压力及高净值客户策略影响。未来,若能优化存款结构、调整定价策略及压缩高成本产品,有望将个人存款成本率控制在2.0%以下,提升净息差(NIM)及盈利水平。
(注:本文个人存款成本率为近似计算值,具体数据以渤海银行年报披露为准。)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